
姓氏闖〔 闖 〕
拼音chuǎng
人口約 2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145 位。
位於聯姓 之後,啓姓 之前。
闖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145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闖姓 起源
闖姓闖姓起源一
源於改姓,出自清朝順治年間漢軍鑲藍旗官吏,屬於避難改姓爲氏。該支闖氏祖先爲滿洲漢軍鑲藍旗官吏,清順治年間“從龍入關”,居於北京,居中等職能的官。後因“勾結匪類”,觸犯了大清律法,被處以殛刑。臨刑之際,闖氏祖先被幾個江湖好漢闖進法場搶救了出來,逃出京城後不敢停留,直奔關外。由於身爲逃犯,天下之大無處容身,只好改姓藏名,定居於奉天(今遼寧遼陽)甜水村。因爲是從法場上硬闖出來而獲得生路,所以就改姓氏爲漢字單姓爲“闖”,從此闖氏就誕生了。
該支闖氏另有一說:
闖氏開始於清順治年間,先祖“闖有功”爲滿州漢軍鑲藍旗人,祖籍“小云南”,傳說與清朝初期平西王吳山桂頗有關聯。據闖氏先人口傳,遠溯闖氏的宗族,其始祖闖有功在清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聽從朝廷的移民令,隨衆自山東文鄉(一說“小云南“)到了奉天(今遼寧遼陽)甜水站廟兒溝落戶,後分衍有一支遷移到本溪(今遼寧本溪)石河寨礦洞溝居住。此說並無史籍記載。但兩地的確約有闖氏略戶數百。
本書按:
該支闖氏族人皆爲漢族,非滿族。
闖姓闖姓起源二
源於滿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梁四公”之一的罣闖,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梁四公,是南北朝時期,南朝梁武帝蕭衍執政時期的四位著名的星相占卜術士,分別是罣闖、顬傑、麩黅、仉腎,其中的罣闖又稱闖公,在當時是深受齊、梁時期百姓崇敬的四個人。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中興二年(公元502年),大司馬蕭衍殺死齊東昏侯,假立齊東昏侯的弟弟蕭寶融爲齊和帝,不久即逼迫齊和帝禪讓帝位,自己代齊建梁國,稱梁武帝。
南朝梁武帝蕭衍天監初年(公元502~503年)正式登帝位之後,罣闖、顬傑、麩黅與仉腎等四公前來拜見梁武帝,梁武帝見了他們四人十分高興,因爲梁武帝自己就對占卜學十分喜愛,並深有研究,便命原來的好友、如今的沈隱侯沈約作覆(一種占卜形式),要與羣臣共同射覆。不過,梁武帝對這“梁四公”還是一直十分尊敬的,供應不缺,凡有關於軍國大事的疑難問題需要進行議決時,也都邀請“梁四公”參與。
在罣闖(闖公)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闖氏,世代相傳至今。據說該支闖氏族人都有一種神祕的特長,即射覆、卦爻,並及其擅長測算動態的事物,而且十分準確。
闖姓 分布
闖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羣體,自南北朝時期即產生了,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前五百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千零八十五位,以“小云南”爲郡望。
今吉林省的長春市,吉林市,梅河口市,黑龍江省的雙城市、哈爾濱市、寧安市、雞西市、伊春市、興凱湖,江蘇省的宿遷市、崑山市,遼寧省的遼陽市、西豐縣、新賓縣、鞍山市、本溪市、大石橋市,廣東省的廣州市、惠州市、佛山市順德區,江西省的景德鎮市,天津市,北京市大興區,重慶市,安徽省的濰溪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峯市,澳門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等地,均有闖氏族人分佈。
闖姓 姓氏源流
壹、闖(闖)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遼寧之清原、桓仁,山西之長治,福建之上杭,四川之通江等地有分佈。漢族姓氏。《新編千家姓》亦收載。
貳、闖(闖)
闖姓分布:臺灣臺中、遼寧西豐、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闖姓起源:闖大夫之後,見《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