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han 即可
韓姓 韓氏 韓姓起源 韓姓名字 韓姓名人
韓姓

姓氏韓〔 韓 〕
拼音hán
人口約 880 多萬〔 最常見姓氏 〕
排名28 位。
位於鄧姓 之後,馮姓 之前。

韓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82018年282014年28
2013年292007年272006年26
1995年261987年251982年42
明朝29元朝34宋朝23
北宋15
手機查看韓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韓姓 即可

韓姓 起源

韓姓主要源自:姬姓

1、源自姬姓

黃帝第二十九代韓侯:霜字輩。黃帝第四十三代韓獻子厥:氏族典第十一卷。韓侯至平王時失國,其裔韓厥事晉復封韓原,凡二十四世,而滅於秦後有,韓氏、何氏、橫氏、俠人、罌氏、言氏、賈氏、褐氏、李氏、呂氏、韓侯氏、無忌氏、公族氏、韓褐氏、韓藉氏、韓嬰氏、韓信氏【見姓纂。】信都氏。韓厥氏之元系康,釆於趙,藺爲藺氏,哀侯少子婼,採於平,爲平氏婼氏、張氏、灌氏;信之派又有,韓餘氏。潁川成爲韓姓的第一個郡望。

2、少數民族改姓而來:

韓姓淵源

①鮮卑族改韓姓:北魏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實行漢化改革,把鮮卑姓氏改爲漢姓,其中的出大汗氏改爲韓。

②滿族改韓姓:滿族哈勒塔喇氏,滿語爲Haltala Hala,世居吉林烏拉,後多冠漢姓爲韓氏;翰顏氏,滿語爲Hanyan Hala,世居赫林臺、嫩河等地,後多冠漢姓爲韓氏;赫濟哩氏,滿語爲Hegiri Hala,世居輝發,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③錫伯族改韓姓:錫伯族哈斯胡里氏,亦稱哈斯呼哩氏、哈呼拉氏,世居伯都訥,清中葉後,改爲漢姓韓氏;韓吉利氏,世居伯都訥,清中葉後多冠漢姓爲韓氏;韓亞喇氏,世居伯都訥,後多冠漢姓爲韓氏。

④朝鮮族改韓姓:滿清建國後,世居義州(今朝鮮新義州)、開城府(今朝鮮開城)的朝鮮族人,皆冠漢姓爲韓氏。

⑤鄂倫春族改韓姓:鄂倫春族卡格依爾氏,亦稱卡日基爾氏,世居雅魯河流域(今嫩江支流雅魯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爲韓;哈爾卡拉氏,滿語爲Harkala Hala,世居雅魯河(今嫩江支流雅魯河流域),所冠漢字姓韓。

韓姓 分布

宋朝時期,韓姓大約有64萬人,約佔中國總人口0.78%,排在第二十五位。韓姓第一大省是河南,約佔韓姓總人口的25.6%。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河北、陝西,這三省韓姓大約佔韓姓總人口的64%,其次分佈於山東、江西、四川、安徽四省,又集中了24%的韓姓人口。形成了以豫冀魯皖、陝川爲中心的兩大塊韓姓聚集地。而湖南和兩廣地區是當時韓姓人口稀少的地區。

明朝時期,韓姓大約有62萬人,約佔中國總人口0.67%,排在第二十九位。山西和山東一躍並列爲韓姓第一大省,約佔韓姓總人口的31%。在中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山西、山東、陝西、河北、甘肅、浙江,這六省約佔韓姓總人口的70%,其次分佈於江蘇、廣東兩省,又集中了14%的韓姓人口。宋元明600年裏,中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韓姓人口增長比率爲負值,人口在減少。韓姓是北方地區姓氏,面對戰亂和屠殺,受到慘重的損失。期間人口主要向西北、東部和南方地區遷移。重新形成了晉冀魯、陝甘、浙蘇三大塊韓姓人口聚集地區。

當代,韓姓人口近884萬,爲中國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約佔韓姓總人口的0.68%。河南爲韓姓第一大省,約佔韓姓總人口的14%。在中國的分佈,在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佔韓姓總人口的35.6%,其次分佈江蘇、遼寧、安徽、山西、黑龍江、陝西,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韓姓人口。形成了以山東中部爲中心,向東南、東北、西北以及東方輻射,長江以南的省份少韓姓的狀況。從明朝以來的近600年間,韓姓人口流動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有強勁的回遷,這已經大於由北向東南和南方的遷移。同時,黃河以北的韓姓人羣出現向東北地區移民的傾向。韓姓在人羣中分佈以長江爲界,分高頻率北方區、低比率南方和西部區。在晉冀魯豫、京津、內蒙古中部和東部、遼吉黑、陝寧北部、皖蘇北部,韓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88%以上,有的達到1.6%以上,這部分覆蓋面積大約佔了總國土面積的27.8%,居住了大約66.5%的韓姓人羣。在陝寧南部、甘寧大部、青海東部、新疆西北部、皖蘇南部、上海、湖北、重慶、四川北部、浙贛北端、湘黔北部、海南,韓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4%-o.88%,其覆蓋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21%,居住了大約20%的韓姓人羣。

韓姓 郡望

穎川郡:秦王政時置郡,治所在陽翟。

南陽郡:戰國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市。

昌黎郡:後魏永興中時置郡,以昌黎(今遼寧省遼東義縣)爲中心,在遼河以西。

韓姓 堂號

穎川郡:秦王政時置郡,治所在陽翟。

南陽郡:戰國秦昭王三十五年置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陽市。

昌黎郡:後魏永興中時置郡,以昌黎(今遼寧省遼東義縣)爲中心,在遼河以西。

韓姓 姓氏源流

壹、(韓)hán

現行常見姓氏。今北京,天津,上海,河北之景縣、尚義,山東之平邑、龍口,內蒙古之烏海,山西之太原,湖南之芷江,江西之崇仁、峽江,雲南之隴川、瀘水,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佈。漢、滿、蒙、回、藏、鮮、侗、傣、水、苗、土家、布依、仡佬、柯爾克孜、錫伯、撒拉、保安等多個民族皆有此姓,《鄭通志》、《續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韓氏宜出於昌意之子韓流(按:黃帝孫),故堯時有仙人韓終。”(2)鄭樵注云:“姬姓之別族。出晉穆侯之少子曲沃成師,是爲桓叔。生萬,是爲武子。食採韓原;一雲成王封叔虞於唐,賜畢萬韓原之地。其地今同州韓城縣南十八里故城是。武子生厥,是爲獻子。晉景公之時,作六卿,獻子在一卿之位。從其始封,遂爲韓氏,世爲晉卿。”韓原在今陝西之韓城縣南。此以邑爲氏,系出姬姓。

3、《姓氏考略》注引《左傳·疏》雲:“韓爲秦滅,復以國爲氏。”此則以國爲氏,亦系出姬姓。

4、又引韋昭《國語·注》雲:“宣王命韓侯爲侯伯,後爲晉所滅。”是周宣王之時韓已封人,爲侯爵,且爲諸侯之長。其後或以國爲氏,其地當在今河北固安縣東南。此韓之所出,既不同於韓原(按:地在今山西芮城縣境;或雲在榮城、萬榮之間)之封——以邑爲氏;又不同於戰國之韓,其地在今陝西韓城縣南——以國爲氏。雖可能亦爲姬姓,終究支屬不同。

5、又據《魏書·官氏志》注云:“後魏出大汗氏改爲韓氏。”望出南陽、潁川。

6、或爲蒙古族姓氏所改。《續通志·氏族略·總論·賜姓》載:“明賜元人姓名,實哈塔曰韓以謙。”又,爲蒙古族喀爾喀氏所改。本部落名,遂以爲姓。或取其首音諧其近似音“韓”而爲單姓。

7、清代高麗族亦有韓姓,散處易州、開城府等地方。

8、或爲清代滿族姓罕扎氏所改。見《滿族姓氏錄》。

9、或由錫伯族哈斯胡里氏所改,蓋取其首音諧以近似音之“韓”而爲單姓。

10、爲撒拉族著姓,素有“十個撒拉九個韓”之說。其源有二:其一,由“王(君主)”之音譯“汗”諧“韓”而得。元亡明興,撒拉族首領神寶歸附明朝,封爲土司,更名韓寶,韓姓成了撒拉族的根子姓。《元史》卷九:本朝自世公至今土司成璋僅四人耳,其得姓之由,詢之成璋雲:“番俗稱其主皆爲‘漢’,轉爲平音則爲‘韓’。考唐回紇、吐蕃皆稱可汗,合而言之,則有韓音。故撒喇(拉)族土司亦韓姓,理或然也。”其二:或爲王姓所改,此則以漢意“王”轉爲音譯“韓”(汗)。清初名將王進寶,原系甘肅靖遠人,長子出繼舅氏,改以外家姓韓,名玉山(起功)。

貳、(韓)

韓姓分布: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68%,爲中國人口最多的50個姓之一。

韓姓起源:①相傳黃帝之子有昌意,昌意之子有韓流,見《姓氏尋源》。此當爲韓姓之始。②系自姬姓。春秋時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萬,即武子,事晉獻公,封於韓原(故城在今山西河津東北),因以爲氏。一說,周宣王命韓侯爲韓伯,後爲晉所滅,以爲邑,以賜桓叔之子萬,因氏,見韋昭《國語注》。③漢武帝時有荻直侯韓陶,系朝鮮人。清高麗人姓,凡二派,出易州、安法等地。今朝鮮族姓。④北魏時改出大汗氏(即步大汗氏)爲韓氏。⑤西夏人姓。⑥明時甘肅臨夏地區土司韓姓,系“可汗”一名之省稱。⑦明時賜元人實哈塔姓韓名以謙。⑧清滿洲人姓,世居瀋陽、中後所等地。又,清滿洲八旗姓罕扎氏後改爲韓氏。⑨清甘肅循化廳土司韓氏,撒拉爾回人,即今撒拉族。今撒拉族姓。⑩錫伯族哈斯胡里氏、韓吉利氏、韓亞喇氏等均漢姓爲韓。⑪唐憲宗時飛龍衛士韓志和,倭國(即日本)人,見《太平廣記》。⑫鄂倫春族卡那格依爾氏漢姓爲韓。⑬彝族安韓氏漢姓爲韓。⑭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族嘎普韓部落漢姓爲韓。⑮保安、回、土家、達斡爾、

韓姓名人:

韓服,周時人。韓信,漢時淮陰人,高祖定天下,信功居多,與蕭何、張良稱三傑,封淮陰侯。

郡望:潁川。

變化:亦作〔榦〕。

韓姓 歷史名人

韓姓古代名人

韓王信?-前196年,韓國(今山西、河南一帶),漢初將領,韓國太尉漢初將領,韓國太尉

韓文1441年-1526年,洪洞(山西洪洞),太子太傅,尚書

韓爌1564年-1644年,山西永濟,大明內閣首輔

韓林兒?-1366年,欒城(今河北欒城),元末紅巾軍領袖

韓山童?-1351年,欒城(今河北欒城),元末紅巾軍領袖

韓侂冑1152年-1207年,安陽(今河南安陽),追封岳飛、開禧北伐

韓世忠1089年-1151年,延州(今陝西綏德),韓家軍統領,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韓彥直尚書,宋朝名臣,綏德(今陝西綏德)

韓琦1008年-1075年,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三朝宰相

韓崇訓955年-1010年,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檢校太傅

韓延徽882年-959年,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遼朝宰相

韓令坤北宋,923年-968年,磁州武安(今河北武安),北宋開國名將

韓滉723年-787年,長安(今陝西西安),唐代畫家,宰相

韓偓約842年-約923年,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詩人,著有《玉山樵人集》

韓非約前280-前233年,河南禹州,戰國末期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韓信前231年-前196年,淮陰,漢初三傑、軍事家,封淮陰侯。

韓延年?-前99年,郟城(今河南郟縣),漢朝成安侯

韓安國?-前127年,梁成安(今河南汝州),漢朝宰相,一代名臣

韓當?-226年,遼西郡令支縣(今河北遷安),東吳名將

韓雄河南東垣,北周將領

韓擒虎538年-592年,大隋上柱國

韓愈768年-824年,河陽(今河南孟州),唐朝文學家

韓瑗606年-659年,京兆三原(今陝西三原),唐朝宰相

韓休672年-739年,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擔任宰相,犯言直諫

韓姓近代名人

韓錦雲1806年-1874年,海南省文昌縣,雲南糧儲道

韓復榘1891年-1938年,直隸霸州(今河北霸州),民國山東省政府主席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15

1

2

3

4

韓姓圖騰
韓姓圖騰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