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閆〔 閆 〕
拼音yán
人口約 320 多萬〔 最常見姓氏 〕
排名第 78 位。
位於薛姓 之後,雷姓 之前。
閆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78 | 2018年 | 78 | 2014年 | 78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77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118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215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460 |
閆姓 起源
閆(yán)姓,中華姓氏之一。閆,“閻”的簡化字。閻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位的大姓,人口492萬多,佔全國人口的0.24%。如今,閆氏族人分佈廣泛,尤以河南、山東、河北爲多。
在歷史上,經歷了“閻”-“閻”-“閆”-“閆”的演化過程。其中“閻”爲最繁體,“閻”爲“門”簡寫爲“門”而成,閆爲閻的異體字,閆則爲當今簡化字寫法,已經被閻姓家族廣泛使用。
閆姓起源一
皆出自姬姓,爲周文王姬昌後裔,當代《姓譜》載,分閆、閻二姓。閆姓是黃帝族的後代,在當代《百家姓》裏,經過後世篡改以後,尤其是滿清燒書、篡改古籍以後,閆字被解釋成所謂閻字的簡化字。在商朝,閆姓曾被神化 是超越統治階級的族羣,閆姓第17代族長曾封下五姓賜予周王,後周王將五姓賜予其五名後代 是爲趙、陳、劉、張、王五姓並流傳後世。
1、相傳太伯的曾孫仲弈,被周武王姬發封在閆鄉(河北易水一帶),他的子孫因此就用閆作爲自己的氏,從此稱閆氏。
2、相傳周昭王姬瑕的小兒子生下來時,手上就有一個閆字,因此被周康王姬釗封在閆城,他的子孫也以閆爲氏,稱閆氏。
3、出自周武王姬發的兒子唐叔虞,建立了晉國,到晉成公的時候,晉成公封自己的兒子懿在閆邑(山西夏縣一帶),晉朝滅亡以後,他的子孫就有人用閆作爲自己的姓氏,因此也姓閆。
閆姓起源二
源於羋姓,出自楚國王族伯璵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春秋時期,楚國有支系王族熊伯璵,他被封於閆邑(今湖北麻城),其後有大夫閆敖。在楚國滅權國之後,閆敖被封尹權,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閆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爲荊楚閆氏。
閆姓起源三
蒙古族閻氏在1955年以後多有訛寫爲閆氏者。
閆姓起源四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回族、土家族、壯族、苗族、傣族、高山族、黎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閆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閆氏,世代相傳至今,在1955年以後訛寫爲閆氏。
閆姓 姓氏源流
壹、閆(閆)
現行較常見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景縣、雞澤,山東之魚臺、平度,內蒙古之烏海,湖北之監利,貴州之從江,雲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續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初見於《姓苑》。《姓氏考略》注云:音“鹽”。《正字通》:《說文》有“閻(閻)”無“閆(閆)”;今《姓譜》分爲三姓。山西、陝西多此姓。晉代有閆亨,懷帝時人;明代有閆肅,嘉靖舉人;又有閆三聘,元氏縣知縣。
貳、閆(閆)
閆姓分布:臺灣、山西、陝西、四川等地均有此姓。
閆姓起源:①《說文》有閻而無閆。今《姓譜》分爲二姓,見《正字通》。亦見《姓苑》。②瑤、保安等民族均有此姓。
閆姓名人:
閆亨,晉懷帝時遼西人。閆育,明時山西解縣人,洪武中以禮部員外郎改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