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li 即可
厲姓 厲氏 厲姓起源 厲姓名字 厲姓名人
厲姓

姓氏厲〔 厲 〕
拼音
人口約 18 萬〔 常見姓氏 〕
排名337 位。
位於浦姓 之後,花姓 之前。

厲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3372018年2014年
2013年2882007年2006年379
1995年3231987年1982年354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247
手機查看厲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厲姓 即可

厲姓 起源

厲姓主要源自:姜姓

厲姓第一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遠古時期炎帝神農氏,屬於以先祖稱號爲氏。

遠古帝王炎帝神農氏,亦稱厲山氏。

在史籍《風俗通》中記載:“厲山,古列山氏之後,一曰厲山氏,即連山氏。又即烈山氏,即炎帝神農氏也。”

相傳,炎帝爲上古時姜姓部族聯盟的首領,是少典娶有蟜氏之女而生,原居於姜水流域,後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炎帝出生於烈山,故號烈山氏。

烈山又稱列山、厲山、連山等,故而炎帝又稱列山氏、厲山氏、連山氏。

在神農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爲姓氏者,稱厲山氏,後省文簡化爲字單姓厲氏、山氏,以及列山氏、連山氏、烈山氏等等。

厲姓第二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西周時期周宣王姬靜執政時齊國君主齊厲公,屬於以諡號爲氏。

周宣王姬靜執政時期,在齊國君主齊厲公姜無忌執政時期(西元前824~前804年),昏憒暴虐,時常濫殺無辜,齊國上下人等皆痛恨之,於是在周宣王二十六年(齊厲公二十年,西元前804年),衆大夫聯絡胡公姜靜之子殺死了齊厲公。

在那場動亂中,胡公姜靜之子亦皆戰死,齊國人遂擁立齊厲公之子姜赤即位,是爲齊文公。齊文公一上臺,便把參與弒殺齊厲公的七十餘名大小大夫全部處死。

齊厲公被殺後,周宣王賜其諡號爲“厲”,以貶戒其政,史稱齊厲公。在齊厲公的嫡、庶子孫中,皆有以先祖諡號爲姓氏者,稱厲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厲氏正宗。

厲姓第三個淵源:源於姜姓,出自西周時期諸侯國厲國,屬於以國名爲氏。

周朝時期,有個諸侯國厲國,在史籍《古今姓氏書辯證》上記載,厲國所在地在今湖北省義陽縣縣北之厲鄉。

到了西周中期,厲國改名爲賴國。

國人中有以先國名爲姓氏者,稱厲氏。

厲姓第四個淵源:源於改姓,出自三國時期孫吳國宗室孫秀,屬於帝王賜姓爲氏。

三國時期,孫吳國的第四代君主孫皓執政,由於他厭惡宗親大都督孫秀,屢屢欲加以謀害,因此孫秀在孫吳建衡二年(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六年,西元270年)農曆9月,被迫逃奔晉武帝,並攜走不少軍隊,因此孫皓忿而改其姓氏爲“厲”。

在孫秀的後代中,留在江東的所有族人皆因此成爲厲氏,世代相傳至今。

厲姓第五個淵源:李姓改爲厲姓。出自唐時期宗室李晉,屬於帝王賜改姓爲氏。

唐朝神龍元年(西元705年),唐中宗李顯奪取了武則天的位置即位,恢復了大唐國號,唐中宗去世後,韋後立溫王李重茂爲新唐帝,是爲唐少帝。於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與其姑母太平公主發動政變,誅殺了韋後,唐少帝被迫遜位,相王李旦即位,是爲唐睿宗。

李隆基以除殺韋後之功被唐睿宗立爲太子。

唐延和元年(西元712年)農曆8月,唐睿宗傳位於太子,自己退爲太上皇。李隆基即位,改元先天,是爲唐玄宗。不久,太平公主又欲廢唐玄宗,扶立新興王李晉。李隆基乃與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大臣、宦官於 唐先天二年(西元713年)賜死太平公主,誅殺新興王李晉,其後蔓抄盡誅其餘黨,改元爲“開元”。唐玄宗開元年間 土地兼併盛行,農民逃亡日多,唐王朝內部致命的社會政治危機也已經伏下,隨後爆發安史之亂

李隆基登基爲唐玄宗後,詔令將新興王李晉及其族人皆改姓爲厲氏,且世代不準其恢復李氏。此後,該支李唐宗室族人皆稱厲氏,世代相傳至今。

厲姓第六個淵源:出自蒙古族,出自蒙古郭爾羅斯氏族,屬於以宗教信仰漢化爲氏。蒙古族郭爾羅斯氏族,是元朝時期豁羅剌思氏的分支後裔,世居沾河(今吉林省雙陽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等地,後有滿族引爲行時者,滿語拼音爲Gorlos Hala。在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郭爾羅斯氏族多改漢字姓爲厲氏、郭氏高氏等。

蒙古族、滿族厲氏的來源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在歷史上,蒙古族郭爾羅斯前旗喇嘛廟裏,每年農曆1月都要舉行祭拜足戒比丘(彌勒佛)的麥德爾經會,農曆6月要舉行祭拜上師(喇嘛)的伊日乃經會。在這兩次經會中的農曆1月7~8日、農曆6月14~15日,都要舉行“查瑪舞”,即俗稱的“跳鬼”廟會。所有喇嘛廟附近的各族羣衆都特地來趕廟會,以無比崇敬的心情觀看查瑪舞演出。

關於“查瑪舞”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其中居主流的一種傳說是:

古時候,有一個生性殘暴、無惡不作的國王,名叫郎達爾瑪,他所殺的人血都流成了河,國人都想殺死這個暴君。

莫日根知道郎達爾瑪喜好觀賞舞蹈,他就化裝成藝人,進宮去跳舞。郎達爾瑪看他跳得滑稽可笑,不時抬頭狂笑。莫日根殺死了這個暴虐的國王。

後來,人民爲了紀念莫日根,也爲了祈福消災,就跳起了化裝的查瑪舞。

查瑪舞后來隨着藏傳佛教傳入遼東地區的吉林、遼寧、黑龍江流域。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農曆3月,康熙大帝巡視吉林烏拉,極力提倡喇嘛教。之後,慢清政府拔專款在今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修建了“德壽寺”、“廣慶寺”,從此,喇嘛教和查瑪舞進入遼東。

查瑪舞屬於“儺文化”範疇,舞者頭戴假面。查瑪舞一般有七十人、五十人兩種,扮演的人物共分爲八組:第一組是二十一度母(蒙語“達喇額客”),第二組是鹿神(蒙語“寶格”),第三組是海螺神(蒙語“阿斯爾”),第四組是八部鬼衆(蒙語“額爾伯亥”),第五組是四厲鬼(蒙語“都呼莫”),第六組是七煞神(蒙語“道格失得”),第七組是閻王(蒙語“額爾勒格汗”),第八組是老翁(蒙語“額布根”)。

查瑪舞不僅祀神,也娛人,是一種歷史悠久、兼備宗教、文化、娛樂性質的民俗歌舞,曾在蒙古族居住地區廣爲流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查瑪舞逐漸消失。

蒙古族的查瑪舞者,大多爲世襲,在“都呼莫”舞者中有以角色爲姓氏者,稱都呼莫氏,漢字義就是“厲鬼氏”,後文化上漢化省改簡化爲單字姓厲氏,世代相傳至今。

厲姓 分布

從厲姓的分佈來看,山 東、浙 江一帶居多,遼寧、江蘇也有,湖北的隨州不知道有沒有。衡陽的厲姓應該是屬於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國各地、繁衍生息的厲姓氏族一樣。我的先祖是屬於四種厲姓起源的哪一支?他是何年何代來到衡陽的?史料已經失傳,無從考究,只是小時候聽族內的老輩人傳說過,先祖是躲災避難來到衡陽這個地方的,我的先祖帶領他的十個彪悍的兒子,歷經千辛萬苦來到衡陽這個地方落地生根,繁衍了整個氏族,建立了厲家村。從資料上看,衡陽厲姓應該與浙江舟山一帶的厲姓不是同支,因爲輩分排行對不上號。在浙江舟山一帶的厲姓的輩分是按一首百字詩排行的。得姓自齊始 家聲著景陽 鶩州分派遠 甬上衍流長 鳴鶴鍾奇勝 遷鶯卜允臧 先猷誠可念 後嗣益宜昌 農田時勤業 儒林日漱芳 敦倫思秩敘 報本奉承嘗 勳名垂竹帛 行誼表圭璋 保世須詒款 延庥定發祥 雲乃皆蔚起 譜牒紀輝煌  這裏面沒有我們衡陽厲姓的“萬選文章,碩彥英俊”,所以可以推斷,我的先人應該不是出於這一支。浙江舟山一帶的厲姓的“百字行詩”的頭四句,可解釋爲:“厲”家的姓字,起源於(魯)齊之國(山東),厲家人的名聲,在景陽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厲姓分派在鶩州(金華)以及“衍流長”於“甬上”(寧波),這一支應該是姜子牙的後人。從地域來看,衡陽距湖北最近,衡陽厲姓有可能始於厲國,但我也沒有找到史料記載。衡陽的厲姓也有可能是三國孫秀或是唐代新興王李晉的後人,都有可能,這兩支的厲姓氏族是叛逆的,是被欺壓的,是受到歧視的,顯然,他們的命運是艱難的。我個人推斷我們衡陽厲姓,應該是海曲厲氏的一支。據載,“海曲厲氏,在今天的山東日照,有二十多萬人口,遠祖從北宋年間遷到到南方以後,又在明洪武年間遷到山東的日照,海曲的厲祖厲勝”。我的先祖或許就是在海曲厲姓北遷的時候留下來的,或許在北遷的路上分離出來的。而且我推斷“海曲厲氏”應該是唐新興王李晉的被唐玄宗強迫改爲厲姓的後人。由於受到歧視,四處顛簸流離,纔有舉族遷移的舉措。由此推斷,衡陽的厲姓,應該是海曲厲姓的一支,是李晉的後裔

厲姓 名人明星

厲姓 郡望

範陽郡:三國魏文帝黃初七年(226年)將涿郡改爲範陽郡,在今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縣、房山縣一帶。

南陽郡:秦代始置,漢承秦制,仍設南陽郡,郡治宛,下轄三十六縣。東漢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現出經濟、文化大都 會的面貌。

厲姓 堂號

範陽郡:三國魏文帝黃初七年(226年)將涿郡改爲範陽郡,在今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縣、房山縣一帶。

南陽郡:秦代始置,漢承秦制,仍設南陽郡,郡治宛,下轄三十六縣。東漢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現出經濟、文化大都 會的面貌。

厲姓 姓氏源流

壹、(厲)

厲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厲姓起源:①炎帝厲山氏之後。②系自姜姓 。春秋時齊厲公之後。③古厲國在義陽隨縣(今湖北隨州)北之厲鄉,子孫以國爲氏,見《風俗通》。④三國時吳之宗氏,夏口都督孫秀,見惡於吳主孫皓,遂奔晉,孫皓追改孫秀之姓爲厲氏,見《三國志·江表傳》。⑤唐宗室新興王李晉參與太平之謀,被誅,改姓厲。

厲姓名人:

厲溫敦,漢時義陽侯。

郡望:範陽。

變化:亦作��。

厲姓 歷史名人

厲姓古代名人

厲志清朝(1804-1861),字駭谷號白華山人,又名白華居士,晚年改名厲允懷,筆名景陽氏,諸生,詩、書、畫三才齊備。工詩,善書畫,行草,學明人。山水蘭竹,有李檀園逸趣,中歲患目眵,而書畫益進。捉管疾掃,全以神行,故無不妙。嘗於西湖昭慶寺,指畫巨松。厲駭谷先生,實則籍居現岱山縣秀山鄉北浦厲家村。著有《白華山人詩抄》。

厲仲芳宋朝,將官他文武雙全,在朝廷的武學考試中得第一名。他發明製造了一種叫“九牛弩”的戰車,上面有射箭的機關,非常適合實戰,後來被人利用來大敗金兵。

厲文才唐朝,浙江東陽人。著名大臣。厲文才於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登進士第,是金華第一個文武進士,他的學、才、能皆出類撥萃,以“靖寇安民”有功,深得唐太宗嘉許。厲文才在唐貞觀初年任道州刺史,當時荔浦縣盜賊猖獗,厲文才威愛並施,到任僅一個月,就平息了郡盜,一郡大治。“弭”,謂消除,平息。厲才子厲濟侍御史,其厲乾耀初任主薄,後至翰林大學士。

厲必達厲乾耀之子厲必達登唐代宗大曆間進士,其孫厲元在太和二年(公元828年)進士,厲元長子厲自南登光啓乙巳進士,次子厲圖南登大中年間進士,仕西川副節度史、天章閣御史。

厲黃仕厲必達次子厲黃仕校修郎,其子厲休,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進士及第第二,官至桂州都督,與祖文才公並稱“厲氏兩都督”。

厲仲祥宋光宗紹熙元年中狀元,右科第一,官至兩淮安撫史,左領衛中郎將,他的剛毅好學,深得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永康人陳亮看重,便把小女許配給他,婿翁均爲狀元歷史上極爲少見。厲仲祥、厲仲樞、厲仲詮三兄弟皆登進士。

厲仲樞宋朝,文武雙全,列宋嘉定元年文武進士第五名,其子厲佇、厲琮於宋淳佑十年同登進士榜,此即“父子進士”,“兄凝進士”坊之由來,兩代五人登進士,《東陽隆慶志》記載:“兄弟同科,惟厲氏矣”。有厲蠲進士,子厲汪進士,孫厲模進士,曾孫厲文翁連續四代的“祖孫進士”,厲汪封西外宗正臣贈太師。

厲鶚清朝(1692 - 1752),字太鴻,又字雄飛,號樊榭、南湖花隱等,錢塘人,著名詩人、學者,浙西詞派中堅人物。

厲姓 相關姓氏

厲山 (厲山)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247

30

31

32

33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