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wu 即可
巫姓 巫氏 巫姓起源 巫姓名字 巫姓名人
巫姓

姓氏
拼音
人口約 41 萬〔 常見姓氏 〕
排名249 位。
位於商姓 之後,卞姓 之前。

巫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492018年2014年
2013年2392007年2006年260
1995年2941987年2841982年310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220
手機查看巫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巫姓 即可

巫姓 起源

巫是中國古代一種專門從事祈禱、占卜活動的職業,以職業爲氏。上古時候有一種專門從事祈禱,祭祀,占卜活動的職業,叫作巫人。巫人在古代被認爲是上天的使者,受到王族顯貴和一般百姓的尊崇。巫人還常常管理天文,醫術,算術方面的事情,在朝廷中的地位相當高。

起源

巫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根據歷史記載:《春秋元命苞,循蜚紀》雲:人皇氏有巫常氏,《參廬紀》有列氏、麗氏、巫氏,爲巫姓的起始。關於巫姓的來源,歷來的姓氏文獻已有確鑿的證據可憑,據《姓氏考略》和《姓苑》、《姓纂》、《通志氏族略》記載:巫彭。據《姓氏考略》載:“黃帝臣巫彭作醫,爲巫氏之始。”、“殷有巫咸,巫賢,漢有冀州刺史巫健,又有巫都,著《養性經》也。”從上看出,巫氏的始祖,是源於中國傳統醫學的世家。開族始祖是巫彭。巫彭是黃帝軒轅氏的大臣,曾奉黃帝之命與相君“處方盛餌,湔瀚刺治,而人得以盡年”,成爲中國醫學的開創人之一。上古以來的巫氏家族源遠流長,在過去的漫長時間裏,主要繁衍於平陽一帶,即今山東省的鄒城市一帶,這個地方本來是周代初期邾國之地,後來變成魯國的一個邑。由此可知,長久以來巫姓中國人的老家,是在今山東。望族居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從《姓氏考略》追索,巫氏的始祖,是黃帝臣巫彭作醫。

巫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

在夏朝和商朝時,巫又被分別稱爲巫祝和巫臣。商代時就有巫臣巫咸和他的兒子巫賢,是當時的占星家。巫人的後代中有以官職爲姓氏的,稱爲巫氏,是今天巫姓的主要來源。據《風俗通》記載說:“凡氏於事,巫、卜、匠、陶是”。巫姓來自於其所從事的職業,“巫師、巫醫、卜笙之官。”巫氏爲古時之名門貴族,是百家姓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又《姓氏考略》上說:“黃帝臣巫彭作醫,爲巫氏之始。”商朝時,巫在朝廷中的地位相當高,大臣巫咸和他的兒子巫賢都是商朝的重要大臣,他們的後人稱爲巫氏。《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中提到:“殷有巫咸、巫賢,漢有冀州刺史巫健,又有巫都,着養性經也。”自漢代以後巫姓之人遍佈四海。

四種來源

1、源於上古,是以技能作爲姓氏的。古人相信萬物有靈,而且可以通過精神感召使神靈降臨,於是便出現了專以舞蹈來召威神靈的職業——巫(巫字古文象人揮兩袖而舞)。巫人以祝禱、占卜爲職業,其後代有的便以這種技藝的名稱“巫”作爲自己的姓氏。巫

人的後世子孫多在夏商兩代爲任,仍操持祈禱、治病職業,漸成一種固定的職官,或稱巫祝,或稱巫臣,他們的後代都以巫爲姓。也有以“巫臣”爲姓的。

2、相傳,黃帝時有醫生巫彭,此爲巫姓之始。

3、商代大臣有巫咸,又作巫戊,相傳他發明鼓,是用筮占卜的創始者,又是一個 著名的占星家。他的後代子孫,子孫都以巫爲姓,稱巫氏。也有以官爲姓,稱巫咸氏的。

以上摘錄《百家姓》中的巫姓起源部分。

4、源於蒙古族,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爲氏。

在遼西地區,地處醫巫閭山之北、北大河之南、大青山之東、繞陽河之西的六千二百餘平方公里的地方上,距今七百六十多年前就有一個蜚聲漠南蒙古部落遊牧生息,那就是古老的蒙古貞部落,史書稱蒙郭勒津,就是土默特部。醫巫閭山,就是蒙古貞部落的發源地,在明崇禎十年(後金天聰九年,西元1637年)建有土默特左翼旗。

在蒙古族土默特部的族人中,有以發源地爲姓氏者,文化上漢化稱醫巫閭氏,後省文簡稱巫氏,世代分佈在今遼寧阜新地區。

其他記載

巫姓的起源除上述三種情況之外,在巫氏族譜上還有另外一種記載:巫姓始祖乾公:黃帝軒轅氏之裔、按《羅泌路史》巫人爲高辛氏才子,顯於唐虞,封於巫,乃帝嚳之裔,稱八元、閼伯、實沈、叔戲、晏龍、巫人、績牙、厭越、爲虞布五教,與八愷稱十六相 (作十六族)。又按帝嚳高辛氏子乾公,採郡於青州山之西平陽立郡,由斯名山西平陽 郡封巫氏系屬平陽郡。

四大起源

從《姓氏考略》和《姓苑》、《姓纂》、《通志氏族略》及巫氏族譜記載:歸根起來大致爲四種起源:

1、巫術始祖的後裔,其代表人物有巫咸,遠古時代,由於科學不發達,認識水平極度低下的情況下,由於不能解釋神祕的自然現象,於是就萌發了一種決定人類命運的“天命觀”。人們遇有大事都請巫師來祈禱求神,希望通過神靈的幫助,能夠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而巫師是當時最高的知識分子,是精神文化的權威,是教育、藝術、科學的掌管者和傳授者。在遠古部落社會,政祭本是合一,而後政權、神權分立,是以神道設教推動神權,以鈴制人主。而神權職由巫史執行,古時巫史爲初民之先導,古之史官皆老成碩望,深通古今之長者,由其執行神權,可陰制人主之過行,是爲制治美意良法。上古之女性酋長爲巫,巫爲龍族的象形。(說文)說,(巫、巫祝也,〔巫〕能事無形

〔神〕以舞降神者也,象人兩袖舞形與工同意)。而巫字用以(上一頂天,下一立地,直通天地,中統人與人),表示具有統領天地間之神靈,生靈等之義,而能與神通話,或慰撫神的人,轉而掌司祈禱及服務人羣的意思。《呂氏春秋篇》亦言巫咸作筮,卜人尊巫

鹹爲先卜、明卜。《離騷篇》注:巫咸唐堯時人,以作筮著稱,能祝延人之福疾,知人之生死存亡,期以歲月論斷如神,堯帝敬之爲神巫,並封爲良相。生前封於此山,死後葬于山中,並封巫咸所住的地方爲巫咸國,巫咸的兒子自然是巫咸國的國王,後被巴國兼併成爲巫郡。《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豐沮玉門,日月所入。有靈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愛在。《山海經》裏巫咸相當於羣巫之首,是鴻醫的始創者,這些幹巫的人他們的後

代子孫多數以巫爲姓,但也有以卜、祝、鹹爲姓的。據《姓苑》記載:黃帝時代有神巫稱爲巫咸,有的子孫便以鹹爲姓,鹹氏《姓苑》雲:鹹氏,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巫、鹹二姓,均爲巫咸的後裔。

2、醫藥始祖的後裔,其代表人物有黃帝時代的宰相巫彭,也是巫姓見於史冊最早爲顯赫者。《姓氏考略》黃帝時代(公元前2690年),有個叫巫彭的人,他通過觀察動物自己採喫植物治傷,他發明瞭中草藥,替人治病,因他醫術精明,黃帝軒轅氏敬之爲神,封爲醫相,五千年來一直爲中國醫藥學始祖。還有名醫巫訪:精醫術,著有小兒顱離經,可佔天壽與判別疾病生死,巫姓子孫世代相傳相授,爲吾國最古之幼科醫學。

3、帝王賜姓制,古者天子建德,因生賜姓,胙土命氏,諸侯以字爲溢,因而爲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或以邑以居以事,貴賤悠別,姓與氏遂分,氏是姓的分支,三代之後,姓氏始合爲一焉。據羅泌《路史》記載:巫人爲高辛氏才子,顯於唐虞,於公元

前2435年封於巫,乃帝嚳之裔,與八愷稱十六相(又作十六族)。另外在《神話古典小說》也有記載:帝嚳納四妃:元妃有邵氏,女曰姜原,生棄(即:后稷),後生一子:臺璽。次妃有娥氏

曰簡狄,生契,三妃陳鋒氏,女曰慶都:生堯,四妃訾管氏,女曰常儀,生挈。納二側室,一個生二子:閼伯、實沈,一個生三子:叔戲、晏龍、巫人;後又納羲和爲妃,生十子: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續牙、厭越。從《神話古

典小說》和巫氏族譜的記載:可以認爲巫人和巫乾是同一個人,名人,字乾,爲帝嚳的支子,黃帝軒轅氏之裔。

4、由巫馬複姓演變而成,周代的官僚體制中,有一種專門掌管養馬併爲馬治病的官員,稱爲巫馬,也就是馬醫官。巫馬的後代子孫,有的就用祖上的官職名稱命姓,稱巫馬氏。以後又逐漸形成了單姓巫。巫馬氏望族居魯郡。西漢時置魯國,三國魏及晉代改爲魯郡。相當於山東。巫馬施:春秋時期晉國名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在魯國爲丞相,有治績。

據上古神話演義《大禹治水篇》雲:舜帝時代有江淮流域部落領袖巫支祁,他上徹天文,下通地理,力逾九象,術妙萬端。尤其是水文水利知識他非常豐富,對於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所有河流,每個湖泊的水文地質情況他都瞭如指掌,並有水神水怪之稱。大禹治水就是採用了巫支祁的建議方案,原先治水都是用水來土擋的方法,因此一直治不了水患。後來大禹請教巫支祁,巫支祁叫大禹用“疏鑿”的方法,並告訴禹各條河流的地質情況其要害地方,開鑿的路線圖,大禹按照巫支祁的方案做才治好了多年的水患。巫支祁有三個兒子:長鴟脾、次桓胡、三奔雲,都非常了得,武藝高強、神通廣大,又非常霸道。所有千里之內,各個部落都聽他的命令、受他的節制,佔據了整個淮水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自桐柏山以南直至雲夢大澤,更通到湘水之源。由於巫支祈父子過於霸道,舜帝派禹進行徵討,禹不能敵。後來,禹召萬神(指所有部落)共戰巫支祁,三子敗死,自己被俘。在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大禹治水篇》記載:禹王南巡,會諸侯於塗山,衆諸侯排列,出接車駕,二十四路諸侯中有巫立侯春。

越夏而商,大約在3600年前,商王太戊、祖乙分別起用巫咸、巫賢父子宰相,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記載。太戊帝是在其兄雍己帝去世後繼承帝位的,但他驕橫不羈,遂使政道漸失。有一天宮廷內突然有一棵桑樹與一棵谷樹纏合交生,一夜之間竟長得有兩個手掌合圍那麼粗。衆人深感奇怪,桑谷都是野生之木,竟合生在宮內?太戊帝知道後也覺得不是好兆,會是國衰之象嗎?他頗爲懼怕,就先去詢問宰相伊陟。伊陟正色回答道:妖異現象的產生和國君不修王政有關,國君應當馬上修養自己的德行。隨後伊陟又將此事告訴大臣巫咸,共商如何匡正太戊帝的失政行爲。巫咸爲此專門寫了《鹹義》、《太戊》等數篇文章,暢言治國之道,苦苦告誡規勸太戊帝。在兩位大臣的諫佐下,太戊帝終於去惡從善,修身養性,使商朝中興,諸侯歸順。後經巫咸、紫扈輔佐治政三年,遠方四夷之國,皆遣使納款,重譯而至者,大小凡七十六國,衆諸侯朝賀!進號中宗。巫咸主政期間,修明政事,清正廉明,望重朝野,大修湯王之典,益行仁政,天下大治,社稷中興。巫咸一生勤政活了90歲,巫咸病卒,祖乙帝贈封巫咸爲徵夷侯。並封巫咸之子巫賢爲相,巫賢輔佐祖乙帝時,倡言行辭,治國有方,爲全民樂道,諸侯賓服,天下大和,商道自此復興,萬民敬仰、史傳流芳!春秋戰國時,楚國三閭大夫屈原被放逐後,更加傷國憂民,曾在《離騷》中疾呼,巫咸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

巫氏《風俗通》雲:商臣有巫咸、巫賢其後並以巫爲氏。巫咸氏《氏族略》雲:巫咸商卿,其後以官爲氏。鄭康成謂巫官,孔穎達雲:鹹、賢父子併爲大臣,必不世作巫官言巫氏是也。孔安國《書傳》雲:巫氏也。馬融謂殷之巫,《天官書》傳天數者,有殷商

巫咸。《書君爽》商祖乙時則有若巫賢者,巫氏《風俗通》氏於事者,巫卜、陶匠是也。關於巫咸還有其它的傳說,有說他是位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音樂家、藝術家、算學家、醫藥學家、天文學家、有說他是鼓的發明者及地理羅盤發明者《見上下五千年》。

《晉書》唐虞之羲和,夏朝之昆吾,商之巫咸,皆掌著天文,所傳之三家星圖,巫氏與矣。鄒淮《曆書》巫咸星圖,所列星座十又九焉,此爲測天文之首也。巫咸是天文學的創始人之一。據《姓苑》之說:殷帝太戊使巫咸禱于山河,鹹巫居於此,是爲鹹民,去南海萬千裏。考《史記》正義:巫咸及子巫賢,冢在江蘇省常熟縣西北,海虞山上,二公本吳人也。並在常熟縣建有鹹、賢二公《雙相祠》又稱巫公祠,十八祠列爲第一祠。

由上各種情況可知,巫姓之由來與其所司之職巫史、卜筮之官有關,巫姓是由職業和官職演變而來的,是古代之名門貴族也,與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同流同遠。巫字上一劃頂天、下一劃立地,人與天地相通,所謂:“頂天立地平陽巫”,是中國古老之姓氏。在上古時代,巫族曾經有過輝煌燦爛的年代,其影響極大、流傳甚廣、歷史之長。巫們的地位是很高的,巫和政是分不開的,巫所從事的社會職業亦是尊貴的,巫族從三皇五帝開始到商朝其地位一直是很高,在商朝有巫咸、巫賢父子宰相主持國家政務,大權在握,並且還有些大夫一級的官員。這些巫氏先輩們,博通各藝,輔相國家,個個都是爲民利國之臣,此乃巫族鼎盛時期也。

巫姓 分布

巫姓在大陸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臺灣位列百家姓第八十五位。從上古開始的巫氏家族,幾千年來,主要在平陽繁衍。也就是說,古之平陽是巫氏族人的原始源地。歷史上,古之平陽有多處。巫姓族人的源地平陽,指的是今山東鄒縣。春秋時,爲邾國之地,後變成魯國的一個邑,秦時置爲鄒縣。巫姓世居於此,代代相襲。以後播遷到全國的巫氏後人,皆以山東爲祖地,這不無道理。從山東而江蘇而渡過遼闊的長江,巫氏先人是很早便到達南方的閩、粵一帶開基的,因此福建和廣東兩省的巫氏,也是源繫於山東鄒縣。巫姓先人於明代初遷江蘇,然後從江蘇南下,移居閩、粵,把巫姓帶到東南沿海一帶。這種情形,可以在明代歷史上找出許多具體的證據來,其中最爲顯著的可以說莫過於巫子秀和巫子肖兩位名人的事蹟。延續到清朝時,又有巫姓人氏從廣東渡海遷臺,在臺灣開基立業,繁衍滋長。臺灣的巫姓,位於馬 姓之後,汪姓之前,爲臺灣的第七十三個大姓。臺灣的巫氏始祖,來自廣東於清朝前期由粵遷臺。

巫姓 名人明星

巫姓 郡望

平陽郡:三國時魏分河東郡置治所在平陽,相當於今天的山西省 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

巫姓 堂號

平陽郡:三國時魏分河東郡置治所在平陽,相當於今天的山西省 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

巫姓 姓氏源流

壹、

現行較常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內蒙古之烏海,湖南之芷江,江西之金溪、崇仁,廣東之新會,廣西之田林,雲南之河口、隴川等地有分佈。漢族、壯族有此姓。《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云:“黃帝時巫彭作醫,當爲巫氏之始。”(2)鄭樵注引《風俗通》雲:“凡氏於事:巫、卜、匠、陶也。商有巫咸、巫賢;漢有冀州刺史巫捷,又有巫都,著《養性經》。望出平陽。”此以技傳家,因以爲氏。春秋時晉有巫皋;魯有巫尫;明代有巫子肖,龍川人,新喻知縣。

貳、

巫姓分布:分佈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02%。尤以廣東、江西、四川等省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巫姓人口64%。

巫姓起源:①凡氏於事,巫、卜、陶、匠是也,見《風俗通》,相傳黃帝時巫彭作醫,爲巫氏之始。②商臣巫咸、巫賢之後均以巫爲氏。一說,伏羲之裔巫咸,國於夔之巫山(故城在今四川巫山東),因氏,見《路史》。③臺灣土著姓。

巫姓名人:

巫捷,漢時冀州剌史,見《漢書》。

郡望:平陽。

巫姓 歷史名人

巫姓古代名人

巫妨是上古時代一位身兼醫、筮兩道的著名人物,寫下《小兒顱腦經》可據以卜天壽,也可用以判病疾。他傳之子孫,再由他的世代子孫相互傳授,爲中國最早的一部幼兒科醫學專著。

巫都漢朝,曾著《養生經》

巫健漢朝,曾任冀州刺史

巫臣春秋,楚國大夫,曾勸楚莊王拒納夏姬

巫賢商朝,巫咸之子,輔佐商代君主祖乙,是當世賢相

巫彭黃帝時人,是巫氏的始祖

巫陽古代傳說中的女巫。有記載於戰國時期文學作品《楚辭·招魂》,一位善於卜筮的女巫。漢代的巫都,曾以其名著《養性經》而傳於後世,成爲醫學上的不朽之作。從巫彭、巫咸、巫妨、巫陽、巫都,都是巫姓先祖,又同是中國偉統醫學的祖宗。由此可知,巫姓先人一開始就與中國的傳統醫學緊緊連在一起的。

巫咸是一位不凡之人。《歸藏》載:“昔黃帝將戰,筮於巫咸,”《列子·黃帝》:“有神巫自齊來,處於鄭,命曰巫咸,知人生死存亡,期以歲月,句句如神。”從記載的業績,看出他確是一位神巫,料事如神。不僅如此,而且也精通醫道。說他作過堯的醫生,“能祝延人之福,愈人之病,祝樹樹枯,祝鳥鳥墜。”這位巫咸,真可謂集醫、筮兩道於一身了。

巫凱明朝,句容人,剛毅果斷,智勇雙全,明宣宗時期鎮守邊鎮30多年,邊務修飭,威惠並行。

巫子肖明朝,明神宗萬曆年間的新喻知縣,廣東龍川,縣人,出知新喻縣時,以孝友謙介而被百姓譽爲“青天”。巫氏的名氣,也因而在南方各地響亮異常。

巫子秀明朝,明孝宗弘治年間廣東,興寧縣的名士,以英勇絕人而著稱。據說,他家居羅崗,跟賊穴很接近,而卻獨能保衛自己的家鄉。有一次,他設下奇略擒到賊首,還親自把強盜頭子給殺了,把首級獻給官府,然後請來官兵幾乎把強盜剿盡。這麼一來,那批強盜當然恨之入骨。有一天夜裏竟把巫子秀一家統統殺光了,使得興寧的老百姓迄今一談起這件事就會扼腕痛惜不已。

巫羅俊隋朝(582-664),字定生,號青州。羅俊先祖巫暹,東晉末年由平陽郡夏縣(今山西省臨汾市)避亂到山東兗州,後管福建南平。隋大業(605-617年)間,羅俊隨父再遷居寧化。巫羅俊從小刻苦認真學文習武,且富有無私無畏的精神,愛抱不平,互助互愛,常做好事,愛憎分明。他少年有知識、有殊勇、有抱負,而得“文韜武略的少年”的名聲。唐貞觀三年(629年),天下基本靖寧。巫羅俊這時已是48歲的中年人,考慮到“黃連去長安天末,版籍疏脫”,沒有正式建置不行,因此“羅俊自詣行在上狀,言黃連土曠齒繁,宜可授田定稅”。“朝廷嘉之,團授巫羅俊一職,令歸剪荒以自效。”黃連由朝廷批准,於唐乾封二年(657年)有了鎮的建首,名爲“黃連鎮”,結束了“版籍疏脫”的歷史。巫羅俊得到朝廷嘉獎和旨令之後,便不再是“山大王”,而是朝廷命官,便可以行使職權,再加上原有豐厚的經濟積累,進行大規模的開發,開發的境城東自桐頭嶺,西至站嶺,北自烏泥坑,南至杉木堆。即包括清流縣境的八分之六和明溪的一部分,約達4000多平方公里,爲五十年後建縣奠定基礎。

巫姓近代名人

巫劍雄(1893~1951),字學秀,號偉軒,廣西,防城,大菉人,祖籍廣東,興寧縣,中將銜,國民黨高級將領。巫劍雄將軍曾就讀欽廉講武堂工兵科,後入讀南京陸軍大學第三期,從見習軍官起步,歷任司務長、連長、團長、師長、副軍長。1927年七月,巫劍雄轉調香翰屏部三十五團團長,在順德剿匪,所繳匪產用以辦理地方建設和福利事業,不久興辦容奇市場和劍雄小學(今順德容桂小學)。1934年,巫劍雄奉命押送軍火交給粵北邊境的烏涇紅軍;1936年,參加兩廣事變,旋任第四路軍一五四師師長,駐陽,春。,抗戰爆發後,任第六十三軍副軍長兼一五四師師長,第八十三軍副軍長。1937年底,參加南京保衛戰,與葉肇、鄧龍光等粵軍殲滅日軍松井石根部三千人,經蕪湖時再殲日軍第十八師團二千人及僞軍於正山部。後因抗命蔣介石,被撤職,派往貴陽中央陸軍大學將官班一期學習。,1940年,復任第八十三軍第一五四師師長,第六十三軍副軍長,是年創辦那良中學(稱劍雄中學)。1942年,兼任欽廉師管區司令,繼續抗日,直至1945年10月25日收復臺灣,設立了中華民國臺灣特別行政區。1946年,退役,是年,當選爲國民大會代表。解放前夕曾赴臺又返回,新中國成立後,其主張在1945年10月25日中國中華統域臺灣行政區基礎上,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治行政區。1951年,中共鎮反,巫劍雄在廣州被殺。

巫姓 相關姓氏

巫馬 (巫馬)巫咸巫臣巫陽 (巫陽)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220

27 羿

28

29

30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