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du 即可
督姓 督氏 督姓起源 督姓名字 督姓名人
督姓

姓氏
拼音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2182 位。
位於數姓 之後,很姓 之前。

督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18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444
手機查看督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督姓 即可

督姓 起源

督姓主要源自:姬姓

督姓起源一

春秋時期,宋戴公子撝有一個孫子名叫子督,字華父,因此又稱“華督”,爲宋國貴族、太宰。他的父親就是著名的賢臣正考父,輔佐了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三代國君,地位愈高,行爲愈檢點,廉潔到“饘粥以餬口”。宋宣公子力在周平王姬宜臼四十二年(宋宣公十九年,公元前729年)逝世的時候,把君位讓給了弟弟子和,是爲宋穆公。宋穆公執政時期,政通人和,孔子的祖先孔父嘉時任大司馬。

周平王五十一年(宋穆公九年,公元前720年)農曆閏3月,宋穆公病重,召見大司馬孔父嘉,囑咐要把君位還給宋宣公的兒子子與夷:“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孔父嘉回答:“羣臣都願意奉公子馮繼爲君。”宋穆公拒絕道:“不可。先君以寡人爲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之後命令使臣將公子馮送到了鄭國。當年農曆8月庚辰,宋穆公病逝,孔父嘉按遺囑擁立子與夷繼位,是爲宋殤公。

周桓王十年(宋殤公十年,公元前710年)農曆閏1月戊申,華督利用國人對戰爭頻繁的不滿情緒,煽動國人說:“這些戰爭都是大司馬孔父嘉的挑起的,全是他的過錯”,由此聳動國人忿起圍攻殺害了孔父嘉,攻滅了孔氏家族,並奪取了孔父嘉之妻魏氏。由於宋穆公臨死前將宋殤公託付給了孔父嘉,孔父嘉算得是宋殤公的保護人,因此華督擅殺司馬孔父嘉的行爲引起了宋殤公的震怒,於是華督一不做二不休,將宋殤公也軾殺了,然後從鄭國接回了公子馮,立爲宋莊公。之後,然後華督盡出財寶分賂各諸侯國,各國見財眼開,無不受納。之後齊釐公(齊僖公)姜祿甫、魯桓公姬允、鄭莊公姬寤生、晉哀侯姬驕等同會於稷(今山西稷山),確認了宋莊公之位的正統性,任命華督爲宋國國相。自此,華督權勢沖天,一族皆旺。孔父嘉止有一子,名孔鈢父,年齡尚幼,由其家臣抱之逃奔魯國,以字爲氏,曰孔氏。後來著名的孔子仲尼,即孔鈢父的第五世孫。華督決沒有料到自己差一點就戮絕了未來的一代聖儒。

在華督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爲姓氏者,稱華氏,亦有以先祖之名爲姓氏者,稱督氏,形成了督氏、華氏二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子姓督氏、華氏同宗同源,皆尊奉華督爲得姓始祖。

督姓起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燕國督亢之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爲氏。戰國時期,燕國有一地名爲叫督亢,爲燕國的富饒之地,史稱該地區爲“膏腴之地”,其地域範圍以今河北省涿州市東南督亢陂爲中心,圈括定興縣﹑新城縣﹑固安縣、高碑店市一帶的淶水流域平衍之區。

督亢地區原爲韓國之地,先秦時期的秦王贏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滅亡之後,燕國趁秦王忙於應付魏、趙、楚三國之時奪佔了該地區。督亢地區很早即由韓國人民建有的著名督亢渠,其灌溉系統的發達使得督亢地區豐田萬頃,被稱爲“膏腴之地”。對督亢地區,在典籍《詩經·韓奕》中有這樣的描述:“……莫如韓樂,孔樂韓土,川澤吁吁,魴鱮甫甫……”當時的督亢地區已經是一個十分富庶而有盛名的地方,一直爲秦王嬴政所垂涎。因此,燕國公子丹在秦王贏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派遣大刺客荊軻去刺殺秦王時,在“圖窮匕見”中所展示的地圖,用的就是“督亢肢圖”。結果,不但沒有刺殺了秦王,反而激怒秦王暫時放棄攻擊齊國的打算,提前發動了滅燕之戰。

秦王贏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軍攻破燕國上都薊(今河北薊縣),燕王姬喜被迫遷都於遼東地區,督亢地區自然歸入秦國版圖。秦王贏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在吞滅了趙國的殘餘勢力代國之後,大將王賁率勝軍乘勢攻擊遼東,一舉攻滅了苟延殘喘的燕國。

在督亢地區的古代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其地名爲姓氏者,稱督氏、亢氏,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督氏姓源繁複,或晉國人、或韓國人、或燕國人、或秦國人,不可一論。

督姓起源三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地方官吏仉督,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的記載:古時有仉督氏複姓,後分爲仉氏、督氏,今已無此複姓。“仉”,就是“掌”的古體字,“仉督”也就是“掌督”,其官本名叫“黨正”,是西周時期設置的官位,主管指定區域內的行政事務,後稱黨督,演變爲掌督、仉督,其職能一樣。西周時期的行政區劃,主要以“州”爲本,每一州按東、南、西、北、中分爲五黨,每一黨分爲五族,每一族擁有一百家(戶),構成一個基層的行政單位。每黨的行政長官就稱作“黨正”,負責掌管本黨之內五百家(戶)的政令行使、民衆教化之事,戰時則負責從每家抽一丁,五百丁爲一師,編入軍制以供中央王朝驅策。黨正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這在典籍《周禮·地官》中有記載:“黨正各掌其黨之政令教治”。黨正之職在南北朝的北周時期官秩正一命,即正九品。古代,“黨”、“掌”、“仉”三字同音通義,可以互假,因此,“仉督”是“黨正”的化稱。

在仉督(黨正)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仉督氏,後省文簡改分衍爲單姓仉氏、督氏、黨氏,皆世代相傳至今。該支督氏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督姓 分布

督氏或是一個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爲第四百四十四位門閥,望族出巴郡。督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督姓出自古代春秋時期有個風雲人物叫華督,華督的後代中,有的姓華,有的姓督,都爲了紀念華督這位先祖。華督原來是宋國的貴族,他搶了孔父嘉的妻子,娶來做自己的妻室,而孔父嘉是孔子的祖父,因爲娶了個年輕美麗動人的妻子,而被華督看作眼中釘了。後來,華督又借勢廢去了宋國原來的國君宋殤公,擁立新君爲王,自己就當上了宰相。督姓還有另一支,是由以地名爲姓形成的,時期大約也在春秋戰國。那時有個燕國,燕國有個富饒的地方叫督亢。燕國的王子請一位勇士去刺殺秦王,這位勇士叫荊軻,荊軻假裝將督亢的“督亢肢圖”的地圖獻給秦始皇,意思是願意幫秦始皇取得這個富饒的地方,而其實地圖中藏了匕首,是用來殺死秦始皇的,結果事敗被殺。居住在督亢地的居民,有的以地名督字爲姓,稱督氏。督姓望居巴郡(今四川省)。

督姓 郡望

巴 郡:亦稱巴州,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臨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連陝西漢中;地貌多爲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族人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巴州是巴子國的首都。戰國時期秦國取古巴子國之地置巴郡,其時轄地在今重慶市一帶地區。東漢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劉璋改巴郡爲巴西,治所在閬中(今四川閬中)。後另以江州(今重慶)爲治所,置巴郡。南朝齊國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期改稱巴縣。南北朝時期北魏建巴州,後期爲楚州,隋朝時期改爲渝州,又以渝州爲巴郡。由於唐朝許多詩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稱,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爲巴中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原達縣地區所轄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縣劃出設立巴中地區,並批准巴中撤縣建市,地區行署設在巴中市。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巴州成爲重慶市巴南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原巴中市改爲巴州區。巴中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督姓 堂號

巴 郡:亦稱巴州,位於四川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臨達州,南接南充,西抵廣元,北連陝西漢中;地貌多爲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時期,古巴族人就在該地區繁衍生息,春秋時期,巴州是巴子國的首都。戰國時期秦國取古巴子國之地置巴郡,其時轄地在今重慶市一帶地區。東漢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劉璋改巴郡爲巴西,治所在閬中(今四川閬中)。後另以江州(今重慶)爲治所,置巴郡。南朝齊國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期改稱巴縣。南北朝時期北魏建巴州,後期爲楚州,隋朝時期改爲渝州,又以渝州爲巴郡。由於唐朝許多詩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稱,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爲巴中縣。199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四川省原達縣地區所轄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縣劃出設立巴中地區,並批准巴中撤縣建市,地區行署設在巴中市。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巴州成爲重慶市巴南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巴中地區和縣級巴中市,設立地級巴中市,原巴中市改爲巴州區。巴中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巴州區。

督姓 姓氏源流

壹、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江西之奉新、山西之忻州及呂梁地區有分佈。《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俱收載,爲“入聲”字。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子姓。宋大夫華父督之後。”此“以名爲氏”。

2、又云:“《後漢書》巴郡蠻酋有督氏,與羅、樸、鄂、度、夕、龔爲七姓。望出巴郡。”(3)《姓氏考略》注云:“督元,地名,或以地爲氏。”今河北涿縣東有督元圾,疑即古之督元。

貳、

督姓分布:河北三河、江蘇武進、四川安縣、臺灣臺北、江西吉水等地均有此姓。

督姓起源:①系自子姓。春秋時宋戴公之孫華督之後,以字爲氏,見《風俗通》。②春秋時晉欒盈之臣督戎之後。③督亢,戰國時燕之膏腴地,故城約在今河北易縣東南,或以地爲氏。④東漢時巴郡蠻(一稱板楯蠻)七姓有督氏。

督姓名人:

督瓊,漢時五原太守。

郡望:巴郡。

督姓 歷史名人

督姓古代名人

華督春秋,(生卒年待考),宋戴公之孫。著名宋國大臣,督氏鼻祖之一。

督戎春秋,(生卒年待考),晉國人,欒盈之臣,著名大力士。

督瓚漢朝,(生卒年待考),著名五原太守。爲人正義,有才德,政績頗顯。儘管宦海沉浮,爲官甚是清廉。

督仲美明朝,(生卒年待考),全州人。嘉靖年間任歸善縣丞。

督姓 相關姓氏

督郵 (督郵)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