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郗
拼音xī、chī
人口約 18 萬〔 常見姓氏 〕
排名第 342 位。
位於薄姓 之後,烏姓 之前。
郗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342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389 |
1995年 | 390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271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234 |
郗姓 起源
郗姓主要源自:己姓。
出自己姓,是黃帝孫顓頊後裔,以邑名爲氏。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生吳回,帝嚳火正。吳回生陸終,陸終長子昆吾,己姓也。《世本》:蘇國,古國,祝融之後,己姓,滅於夏。《國語·晉語》:殷辛伐有蘇,有蘇以妲己女焉。蓋有蘇國亡於夏,又復國。其後有蘇忿生,周武王時官至司寇,負責訴訟事宜,有清正之聲。周之蘇國爲己姓,從現今出土之西周、春秋青銅器 蘇公敦、蘇公鼎可證,銘文己或作 己女,或作 妃。蘇忿生支庶子受封於郗邑(今河南省沁陽市賀村),其後人遂以封邑命姓,稱爲郗姓。
郗姓 分布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蘇氏分支出來的。據《左傳·隱公十一年》,郗邑爲東周畿內國 蘇國(以國於溫,故經傳亦稱溫國)故地,地近洛陽,其地在現河南沁陽市賀村。《元和姓纂》雲郗氏,秦末,自晉陽徙高平。故郗氏流徙如下:郗邑(時間:春秋至戰國,今河南沁陽市一帶)——晉陽(戰國至秦末,今山西太原)——高平(秦末至唐末,今山東金鄉縣),其後子孫流散各地。當今,郗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在濟寧汶上縣楊店鄉的郗村應該是最大的一個分支了,該村有1500餘戶,大都姓郗。另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辛店鎮王朱村約有幾十戶郗姓家庭,在當地比較集中。山東棗莊山亭區馮卯鎮上朱園村和二朱園村有上百戶郗姓家庭,分佈也比較集中。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鄭家鎮前屯村也是郗姓人在明代遷徙遺留下來的一個村落,現有郗姓人家近100戶,村中主要人口就是郗姓。在聊城市陽穀縣石佛鎮郗海村和龐樓村也分佈了上百戶郗姓人,其在一百年前是一個氏族的但不知是什麼原因分家了。今陝西銅川市印臺區郗家塬村全村200餘戶 幾乎全部姓郗,最早是有郗氏先祖兄弟兩個遷移至此繁衍至今。河北省黃驊市楊莊村、肅寧縣郗家莊也有郗姓後人。山東鄒平縣五龍堂也有郗姓後人。貴州省大方黔西也有100餘戶,坐落於百里杜鵑。雲南省曲靖也有數百戶。安徽壽縣衆興、雙門均有幾十戶是幾代前從山東遷移而來的。另河北省景縣宋門村亦有數十戶郗姓家庭。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寨裏鎮郗漁池村也有郗姓後人,大約有100餘戶。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東張孟鄉留女固村亦有上百戶郗姓家庭。天津市武清區白古屯鎮稍子營村亦有郗姓。
郗姓 名人明星
郗姓 郡望
山陽郡:西漢時的山陽郡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東晉時的山陽郡,在今江蘇省清江、淮安一帶。
高平郡:西晉時將漢代原有的山陽郡改爲高平郡。治所昌邑,在今山東省鉅野縣一帶。
郗姓 堂號
山陽郡:西漢時的山陽郡在今山東省獨山湖周圍金鄉縣一帶。東晉時的山陽郡,在今江蘇省清江、淮安一帶。
高平郡:西晉時將漢代原有的山陽郡改爲高平郡。治所昌邑,在今山東省鉅野縣一帶。
郗姓 姓氏源流
壹、郗
郗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郗姓起源:①系自己姓。青陽氏之後,蘇忿生支子封於郗(故城在今河南沁陽境),因以爲氏。 ②傣、滿等民族均有此姓。
郗姓名人:
郗鑑,晉時高平金鄉人,歷官車騎將軍、司空加侍中。
郡望:山陽,高平,濟南。
其他:
郗、郄二字已混,後人編書,多有出入。據《史姓韻編》、《萬姓統譜》、《尚友錄》,二姓雖並見,所收互異。
郗姓 歷史名人
郗姓古代名人
郗鑑晉朝,字道徽,古山陽金鄉人。晉書載:少孤貧,博覽經籍,躬耕隴畝,吟詠不倦,以孺雅著名,不應州命。時逢饑荒,州中之士因平日佩服他的人品德性,於是就給予資助。郗鑑就把這些朋友贈送的東西,分給鄉親孤老,有很多人因得到他這樣的接濟而活了過來。元帝初,詔爲龍驤將軍、兗州刺史。明帝初,拜安西將軍、兗州刺史,都督揚州江西諸軍,鎮合肥。隨後遷車騎將軍,都督徐(州)兗(州)青(州)三州軍事、兗州刺史。咸和初,領徐州刺史,時逢祖約、蘇峻反叛,一時威脅社稷存亡,郗鑑率軍平定,遂官至太尉,封南昌縣公。死後葬於微山湖東岸郗山。
郗超東晉(336-377),字景興一字嘉賓,高平金鄉(今山東省)人,大臣。郗超的祖父是東晉名臣郗鑑,父親是郗愔,郗超是郗愔的確良長子。自幼,“卓犖不羈,有曠世之度,交遊士林,每存勝拔,善談論,義理精微。”(晉書·郗超傳》)郗愔信道教,而郗超則信佛。郗愔好聚斂,積錢數千萬,曾開庫任郗超所取。郗超生性好施予,一日之內,將錢全部散與親故。早期在撫軍大將軍會稽王司馬昱拜任撫軍掾。後被桓溫召爲“徵西大將軍掾”。公元371年,郗超幫助桓溫策劃,扶持司馬昱即晉簡文帝,升爲中書侍郎,執掌朝廷機要。
郗慮三國,高平人,曾任光祿勳、御史大夫,因受學於鄭玄,故學識過人。
郗士美唐朝,節度使。性聰敏,12歲時,能背誦《五經》、《史記》、《漢書》。他父親的好友蕭穎士、顏真卿等人都贊爲奇才。20歲任陽翟丞,累官工部、刑部尚書,後升昭義,忠武等軍節度使。爲官廉潔,尤重然諾。
郗德育藝名麻子紅。近現代秦腔表演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