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yin 即可
尹姓 尹氏 尹姓起源 尹姓名字 尹姓名人
尹姓

姓氏
拼音yǐn
人口約 360 多萬〔 最常見姓氏 〕
排名76 位。
位於江姓 之後,薛姓 之前。

尹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762018年762014年73
2013年792007年752006年95
1995年931987年911982年101
明朝87元朝宋朝72
北宋100
手機查看尹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尹姓 即可

尹姓 起源

尹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最早可追溯至遠古時期。宋版《百家姓》中,尹姓排在第100位,佔中國總人口的0.26%。

在以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國姓氏中,尹姓居第91位,約有228萬人。以山東、安徽、湖南、四川(含重慶)等省居多。山東爲尹姓第一大省,約佔尹姓總人口的12%。

尹姓起源複雜,可以概括如下:

源流一:源於少昊,殷封尹城。

據唐代張九齡所撰譜牒《姓源韻譜》記載:“少昊之子殷,爲工正,封尹城,後因氏焉”。少昊是遠古時期羲和部落的後裔、古代東夷族首領,少昊之子殷執掌工正,被封於尹城,後代子孫因此爲氏。

唐代另一本譜學著作《元和姓纂》記載:“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氏焉”。少昊氏曾以“玄鳥”爲圖騰,這支起源也可理解爲是以圖騰立姓。

源流二:源於西周作冊尹佚,官尹始祖。

尹佚,也稱史佚,《清華簡》記爲“作冊逸”,他曾經受命觀察天文、制訂曆法並且記錄周王的言行和天下大事。尹佚之後,“作冊尹”成爲西周沿襲商朝所設的官僚機構,屬於王宮內廷史官,負責爲周天子起草文書,主持策命諸侯及卿大夫,兼任神職。在西周後期,作冊尹通常稱爲“內史”,內史歸屬於太史寮,尹氏是太史寮的長官。西周滅亡後,跟隨周平王東遷的尹氏獲得了封邑,稱“尹邑”(河南宜陽縣),屬周王朝的畿內國。公元前516年,尹國兵敗滅亡,國人遂以“尹”爲姓氏。

源流三:出自兮甲,以官爲氏。

據《風俗通義》所載:兮甲,字伯吉甫,伯爲長子,是周宣王的中興大臣,周宣王在位期間,西北少數民族獫狁入侵,兮甲受命北伐,打敗獫狁並反攻至太原,後來他又奉王命淮夷徵收賦稅,由於兮甲的赫赫戰功,文武兼備,周宣王封他爲“師尹”,故世人稱兮伯吉甫爲“尹吉甫”。相傳尹吉甫晚年被流放至房陵(湖北房縣),死後葬於房縣青峯山,其後代以尹爲氏,現今存世的文物“兮甲盤”亦描述了兮伯吉父的功績。

源流四:出自少數民族漢化。

據《清朝通志·氏族略》記載,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葉古祿特氏、音齋氏有的漢化尹姓;滿族錫伯族章佳氏有漢化爲尹氏者;今白族、苗族、壯族、朝鮮族等均有

尹姓 分布

尹姓發源於河南、山西、陝西、甘肅一帶。

秦漢時期,尹姓主要分佈在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東漢時有經學家尹敏,出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東),後人遷居河北,在隋唐時發展成宗族大戶,故有河間郡。

兩漢之際遷入江浙一帶和貴州、廣西等地,尹姓在貴州發展成大姓(龍、傅、尹、董四大姓)之一。

魏晉南北朝時,天水、西州(今甘肅中部和西北部)一帶尹姓成爲當地大族,前秦、後涼、後秦等國均有尹姓任職,故有天水郡。

隋唐時,尹姓已遍佈全國,冀州河間郡亦成爲尹姓郡望。唐朝末年,尹京受朝廷委派,駐守衡山,封衡山伯,尹姓遂分佈於湖南境內。

宋朝靖康之難,尹氏因爲護駕南下有功,被封爲東莞縣令,促使尹氏族羣移居東莞,香港尹氏多數源自這支分流。宋朝末年,隨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鐵騎的烽煙,北方士族紛紛往南遷徙,尹氏族人也在此時往江西、浙江、江蘇等地遷徙。

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尹氏由山東、山西遷徙到安徽、江西等地,此後又繼續遷往湖南、湖北等省。

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湖南、湖北尹氏又大批遷移四川、重慶等地。另有山東尹氏官員帶領大批同姓官兵到北京抗擊清兵,潰敗後部分保留姓氏留下。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尹氏族人由山西大槐樹、江西瓦窯屑等地徙於河南、河北、天津等因戰亂而人口銳減的地區。

清代,有尹姓渡海入臺,進而入居海外者。

尹姓 郡望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境內),西晉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時相當於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此支尹氏爲晉時尹緯之族所在。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平帝時相當於今河北獻縣、交河、武強等一部分地。其後或爲國,或爲郡。此支尹氏,爲東漢尹敏的後裔所開基。

尹姓 堂號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境內),西晉移到今天水市所在地。北魏時相當於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縣地。此支尹氏爲晉時尹緯之族所在。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漢高帝置郡,治所在樂城,平帝時相當於今河北獻縣、交河、武強等一部分地。其後或爲國,或爲郡。此支尹氏,爲東漢尹敏的後裔所開基。

尹姓 姓氏源流

壹、yǐn

現行較當見姓氏。今北京,內蒙古之烏海,河北之尚義、雞澤,山東之平邑、東平,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廣西之田林,雲南之瀘水、河口、隴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佈。漢、鮮、彝、白、黎、壯、滿、回、土家、布依等多個民族有此姓。《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少昊之子封於尹城,因以爲氏,子孫世爲周卿士,食採於尹。”以邑爲氏。或稱:尹城在今河南新安縣東南,周爲畿內國。

2、《姓氏考略》注引《風俗通》雲:“師尹,三公官也。以官爲氏。望出天水、河間。”戰國時有尹文;漢代有尹更始,汝南人;隋代有尹正卿;清代有尹會人。

貳、

尹姓分布:分佈很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19%。爲中國人口最多一百個姓之一。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尹姓,三省尹姓約佔全國漢族尹姓人口40%。

尹姓起源:①相傳少昊之子殷,爲工正(官名,司百工之事),封於尹城(故城在今河南新安東南),其後因以爲氏,見《姓源》。 ②師尹,三公官也,以官爲氏,見《風俗通》。周時以太師、太傅、太保爲三公。師尹爲天子丞相。周宣王時尹吉甫爲天子丞相,東遷後,世掌其職,後代以尹爲氏。 ③春秋時沈國公子逞奔楚,爲楚令尹,其後以官爲氏,見《姓考》。 ④漢時牂牁大姓尹氏。又,西羌人姓,見《宋書》。⑤明清時雲南大理府浪穹縣(今洱源縣)鳳羽鄉與騰衝州(今騰衝縣)庫扛關巡檢司土巡檢、樣備驛(今漾濞縣)土驛丞均爲尹姓,白族。今白族姓。⑥明清時雲南大理府南甸州(今騰衝西南)羅卜思莊驛土驛丞爲尹氏,傣族。⑦佤族厚格郎氏族,漢姓爲尹。⑧滿、蒙古、苗、彝、土家、壯、普米、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尹姓名人:

尹壽,古帝堯之師。

郡望:天水、河間。

尹姓 歷史名人

尹姓古代名人

尹吉甫西周,周宣王中興大臣,曾作《詩經·大雅·崧高》、《詩經·大雅·江漢》等。

尹子思(越南語:DoãnTửTư):越南李朝人

尹弩[1393-1439],(越南語:DoãnNỗ)(黎弩LêNỗ):越南後黎朝人

尹奎[1813-1878],(越南語:DoãnKhuê):越南阮朝人,

尹蘊1795-1850,越南阮朝人,阮朝名將

尹會一清朝,乾隆時大臣

尹志平金末元初,道教全真道掌門,師承丘處機。

尹知章唐朝,國子博士,註解《管子》

尹文齊國稷下名家學者,著有尹文子。

尹喜西周,天水人,周康王時尹喜為大夫。周昭王時為函谷關尹。著關尹子。

尹繼善清朝,雍正、乾隆兩朝名臣,諡“文端”

尹秉衡明朝,明朝武將

尹玉南宋,隨文天祥勤王赴援常州,戰死於五牧。

尹佚西周,西周冊尹、史官

尹珍東漢,荊州刺史,西南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

尹勳東漢,官至尚書令,曾上書爲黨錮解禁。

尹緯後秦,尚書僕射、長安令,諡曰忠成侯

尹夫人西涼,西涼國武昭王后,傑出的女政治家

尹思貞唐朝,官至工部尚書,以執法公正、清廉而著稱

尹崇珂北宋,後周將領,參與了北宋平定荊湘、南漢的統一戰爭,終保信軍節度使

尹繼倫北宋,抗遼將領

尹洙北宋,散文家,有《河南先生集》傳世

尹焞南宋,著有《論語解》、《和靖集》

尹鳳明朝,嘉靖年間武舉鄉試第一、會試第一,連中三元

尹姓近代名人

尹桂芳(1919—2000),越劇表演藝術家

尹林平(1908—1984),曾任中共廣東東江縱隊政委,廣東人民抗日鬥爭領導人之一

尹仲容(1903—1963),曾任國民黨政府經濟部長、臺灣銀行董事長,是50年代穩定臺灣經濟的關鍵人物,被譽爲“臺灣經濟之父”。

尹昌衡(1884—1953),1912年擔任四川軍政府都督,平定西藏叛亂

尹姓 相關姓氏

尹公尹午尹吉尹文尹武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100

12

13

14

15

尹姓圖騰
尹姓圖騰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