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牧
拼音mù
人口約 9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第 451 位。
位於才姓 之後,蒯姓 之前。
牧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451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225 |
牧姓 起源
牧姓起源一
源於春秋,以封地爲姓。據《路史》載,春秋時期,周武王的同母少弟、衛國大夫康叔被封於牧(今天的河南省淇縣南部),他的子孫後代就以封地地名作爲姓氏,稱爲牧氏。以牧爲氏的康叔後裔,後來以弘農爲繁衍中心。所謂弘農,是漢朝時的一個郡名,包括現在的河南省洛陽和陝西省商縣以東之地。望族居弘農郡(今河南省靈寶縣南)。
牧姓起源二
源於上古,以名爲氏。相傳上古黃帝在做了天子以後,經常爲了沒有能幹的賢臣來輔助他鞏固王位,治理國家而發愁。有一天,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場大風把地上的污垢颳得乾乾淨淨。接着又夢到有一個人拿着只有千鈞之力的人才能拉得動的強弩,驅趕着千萬頭牛羊。黃帝夢醒後覺得很奇怪,他想了很久才恍然大悟:“風是象徵着號令,是執政者;垢字去掉土就是後,這就是說,有人姓風名後,就能職掌國政。千鈞之弩是象徵有力者;驅趕牛羊千萬頭,是說他能夠牧(治理)民行善。這就是說有人姓力名牧,可以輔助治理天下。於是黃帝立即下令尋訪,不久以後果然在海邊找到了風後,在大澤中找到了力牧。黃帝用他們兩個作爲他的相,天下果然得到大治。力牧因爲幫助黃帝治理天下,立了大功,他的後代於是以他的名字爲姓,稱爲牧氏。
牧姓起源三
源出以職業爲姓。西周初年,有姬姓同姓諸侯國國。到了春秋時期,衛國君主的後代中有以牧業爲生的,遂以牧爲姓。也稱爲牧氏。
牧姓 分布
牧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傳上古時,黃帝有兩個很賢明的大臣,一個叫風後,一個叫力牧。力牧原來是一個畜牧部落的人,他善於牧羊,還善於射箭,力大無比,後來就被黃帝請去做官,並被拜爲丞相。他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很得黃帝的賞識。力牧的後人中,一部分保留了牧爲姓氏的,也有的用他的名作爲姓氏。
牧姓現在在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和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高橋鎮沈家塢村有分佈。
牧姓 郡望
弘農郡:漢武帝鼎四年置郡,相當於今天的河南省內鄉以西、陝西省及華山以南的地區。治所弘農,在今天河南省靈寶縣北部。
牧姓 堂號
弘農郡:漢武帝鼎四年置郡,相當於今天的河南省內鄉以西、陝西省及華山以南的地區。治所弘農,在今天河南省靈寶縣北部。
牧姓 姓氏源流
壹、牧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之尚義,山西之太原、大同、臨汾、陽泉、晉城,安徽之貴池、涇縣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收。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黃帝臣力牧之後。”此以名爲氏。
2、《姓氏考略》注引《路史》雲:“康叔後有牧氏。”此當系出姬姓,望出弘農。春秋時魯有牧皮,事孔子;漢代有牧良,越嶲太守;明代有牧相,弘治進士;又有牧義,興化推官。
貳、牧
牧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牧姓起源:①相傳爲黃帝臣力牧之後,見《風俗通》。②春秋時周文王之子康叔(衛國開國君主)之後。衛大夫食採於牧(故城在今河南汲縣),以邑爲氏。③土家、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牧姓名人:
牧仲,春秋時孟獻子之友。牧文正,明時分水人,正統中任清流知縣。
郡望:弘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