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xu 即可
胥姓 胥氏 胥姓起源 胥姓名字 胥姓名人
胥姓

姓氏
拼音
人口約 21 萬〔 常見姓氏 〕
排名317 位。
位於索姓 之後,仰姓 之前。

胥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3172018年2014年
2013年2672007年2006年317
1995年3191987年2981982年288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285
手機查看胥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胥姓 即可

胥姓 起源

胥姓主要源自:何姓

胥姓主要源流

胥姓來源有三種說法。

胥姓起源一

出自上古炎帝部落中赫胥氏族人,屬於以先祖氏族稱謂爲氏。相傳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領,他的部落擅長農業生產,並以鳳爲圖騰。炎帝的部落中有一支族人叫作赫胥氏,其後代以胥作爲姓氏並世代相傳。也有人認爲赫胥氏是傳說中的帝王名,據《莊子·馬蹄》記載:“夫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爲,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遊。”也有資料記載:“赫胥,上古帝王也。亦言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據《續通考·同性異派》載:“赫胥氏後亦爲胥氏,故曰赫胥,蓋炎帝也。”

胥姓起源二

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公族大夫,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按《通志氏族略》所述,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胥臣(胥臣源出何姓何處沒說),他的後代以父字爲姓,世代相傳姓胥。一般以爲胥姓爲晉大夫胥臣之後,是今天胥姓的一個主要來源。

《左傳》載:東周(前770--256)春秋時晉國(今山西)晉文公(重耳)流亡時始祖胥臣,字季子,追隨之,有殊功,後以使命過冀,見冀缺鋤草農具,其妻贈送之,相待如賓,乃舉於文公。

晉國楚國城濮之戰,胥姓始祖蒙馬虎皮潰楚軍。官拜“司空”,采邑(封地)爲“臼”又稱季臼,後代有的用“邑”爲氏稱“臼”或“季臼”。

胥臣死後,周傾王4年,秦晉兩國交戰,胥臣之子胥甲與趙穿,泄了軍情,主帥趙盾削甲的官爵,逐到衛國,起用甲子----胥克。晉厲公時,克之子胥童爲卿,他與權臣欒書、中行偃積怨很深。後來欒書、中行偃受寵於厲公,胥童遂被殺害,後人中爲避仇殺,一支以祖父名字爲改“胥”爲“童”,稱童姓(《通志氏族略》)。

胥姓起源三

關於胥姓的來歷,還有一個傳說,認爲胥姓來自華胥氏。《春秋世譜》載:“華胥生男爲伏羲,生女爲女媧。”據相關資料考證,華胥氏乃爲伏羲和女媧的母親,是中國母系氏族社會一位傑出的首領。據說,華胥氏生活在五帝之前,是燧人氏的女兒。相傳,華胥氏曾去一個叫雷澤的地方遊玩,發現一個巨大的腳印,那是人頭龍身之雷神的腳印。華胥氏好奇地踩了那個腳印一下,結果立刻感到全身震顫,回到家後就懷孕了,不久生下了伏羲,她的後人也就以胥爲姓。

胥姓得姓始祖

胥臣,晉國臣子中有一位胥臣,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便是中國胥氏家族的始祖。胥臣,字季子,於晉文公稱霸諸侯之後,論功行賞,曾被封於一個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稱爲臼季。依照《左傳》的記載,胥臣當時在晉國官拜司空,世代的子孫都是晉國的大夫,像其子胥申,其曾孫胥童,便曾相繼叱吒風雲,使得胥氏家族一開始名氣異常。發源於山西的胥氏,經過了漫長時間的播遷和繁衍,到了宋、明之際,便已滿布天下。望族居吳興郡(今浙江省吳興縣)。故胥氏後人奉胥臣爲始祖。

胥姓 分布

胥氏族人春秋時代主要分佈在山西地區,活躍在琅琊郡附近。

南北朝、宋之際,胥氏族人向東南方向遷徙,開始往全國各地分散,但始終分佈在山西附近地區,但有向沿海地區擴展分佈的趨勢。

明朝中葉以後,西北之甘肅、寧夏均有胥姓入籍,並有沿海之胥姓渡海赴臺。明末張獻忠屠川后,造成川地人口銳減,此後不久的湖廣填四川,有兩湖之胥姓被迫入遷於今四川、重慶之地。

明清時代,逐漸有北方之胥姓遷入內蒙地區以及東北三省。

21世紀胥氏人口不衆,但在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但主要還是分佈在四川、山東、安徽等地。

胥姓 名人明星

胥姓 郡望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山西省會所在。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今浙江吳興。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臺西北。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千餘年。

胥姓 堂號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山西省會所在。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今浙江吳興。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臺西北。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千餘年。

胥姓 姓氏源流

壹、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北之尚義、景縣、阜平,山東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陝西之韓城,江西之金溪、崇仁,雲南之河口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傣族有此姓。《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並注其源:

1、“晉大夫胥臣之後,以字爲氏。”(按:《辭海》稱:“春秋鄭有胥臣”,誤。)(2)又,“或言出赫胥氏。”春秋時晉有胥甲,又有胥重,皆爲大夫;金代有胥持國,繁峙人,尚書右丞;宋代有胥致堯;明代有胥文相;清代有胥清,上元人,工部主事。

貳、

胥姓分布:分佈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014%。尤以湖北多此姓,約佔全國漢族胥姓人口54%。

胥姓起源:①相傳爲古天子赫胥氏之後。②春秋時晉大夫胥臣之後,以字爲氏。

胥姓名人:

胥克,春秋時晉大夫。

郡望:太原,琅邪。

胥姓 歷史名人

胥姓古代名人

胥甲春秋,胥臣之子;晉國人。著名晉國將領。胥臣死後,周頃王四年,秦晉兩國交戰,胥臣之子胥甲與趙穿泄了軍情,主帥趙盾削了胥甲的官爵,逐到衛國。

胥童春秋,胥甲之孫,晉國人。晉國大臣。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晉厲公時,以胥甲之孫、胥克之子胥童爲上卿。而胥童與當時晉國的權臣欒書、中行偃積怨很深。後來欒書、中行偃受寵於晉厲公,胥童遂被其殺害。

胥偃北宋,丹陽人。官吏、駢文家。

胥作霖南宋,江西宜黃人。奇人。

胥持國金國(公元?~1197年待考),代州繁畤人。著名金國大臣。經童出身。金章宗時曾出使南宋。累拜參知政事,進尚書右丞。金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被御中臺劾奏,不久復起爲樞密副使,佐完顏襄治軍於北京。

胥鼎金國(公元?~1226年待考),胥持國之子;金國人。金國將領、大臣。胥鼎本來是個讀書人,金大定末年擢進士第。官拜樞密副使、權尚書左丞、行省於平陽。鎮守河東一方,朝廷倚重。興定初,進平章政事,封莘國公。金興定四年(公元1220年)致仕。金哀宗即位,復拜平章政事,封英國公。

胥必彰明朝,湖南常德人。大臣。官職是監察御史,專門負責對朝廷命官的監察。他忠於職守,權貴犯錯,也直言不諱。

胥文相明朝,巴陵人。著名大臣。

胥臣春秋,晉國人。著名晉國大夫、胥氏鼻祖之一。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285

35

36

37

38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