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bing 即可
邴姓 邴氏 邴姓起源 邴姓名字 邴姓名人
邴姓

姓氏
拼音bǐngbìng
人口約 11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411 位。
位於逯姓 之後,養姓 之前。

邴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411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99
1995年4961987年1982年397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214
手機查看邴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邴姓 即可

邴姓 起源

前期

始於春秋,以封地名爲姓,是晉大夫邴豫的後代。據《通志》載,邴是春秋時的一個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縣東。晉國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他的後代遂用祖先的封地“邴”作爲自己的姓氏。後來也有的省文去掉邑字旁,以“丙”爲姓,稱丙氏。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故邴也作丙,邴、丙姓同源。

中期

出自春秋時期,以封地爲姓,是齊大夫邴鸀的後代。據《通志》載,邴,又名祊,是春秋時祭祀泰山的一個城邑。在今山東費縣東。齊大夫邴鸀的封地就在那裏。他的子孫後代,就以邴爲姓,稱邴氏。在古代,邴氏的望族大多出自於魯國(後改魯郡,亦稱魯國郡)。

發展

出自賜姓,漢代名將都御李陵之後。南北朝時,李廣的後代歸順魏國,魏帝在邴殿接見了他們,賜姓丙氏,因而姓丙。在古代,丙和邴是通用的,所以李廣的後代也稱邴氏。

邴姓 郡望

據《姓氏考略》記載,邴氏望出魯國。《郡望百家姓》記載:邴氏望出平陽郡。

魯 國: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將秦朝原有的薛郡改爲魯國。三國魏及晉代改爲魯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曲阜、泗水一帶。

平陽郡:三國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設置平陽郡。在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一帶。

邴姓 堂號

據《姓氏考略》記載,邴氏望出魯國。《郡望百家姓》記載:邴氏望出平陽郡。

魯 國: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將秦朝原有的薛郡改爲魯國。三國魏及晉代改爲魯郡。相當於今山東省曲阜、泗水一帶。

平陽郡:三國魏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設置平陽郡。在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一帶。

邴姓 姓氏源流

壹、bǐng

現行較常見姓氏。分佈較廣:今北京,內蒙古之烏海,遼寧之清原,山東之魚臺、東平、平度、龍口,山西之太原,陝西之韓城,甘肅之酒泉,河北之辛集,新疆之布爾津等地均有。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鄭樵注云:“亦作‘丙’。晉大夫邴豫食邑於邴,因以爲氏。齊亦有邴邑,而亦有邴氏。”此當以邑爲氏。《姓氏考略》則雲:“一作‘祊’。泰山下邑,居此者以爲氏。望出魯國。”

貳、bìng

《姓氏詞典》引《五方元音》收載並注此音。其注云:“春秋時魯大夫有邴泄。”。姑兼收。

三、

邴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邴姓起源:①春秋時齊大夫食採於邴,因氏。齊邴邑在泰山下(故城在今山東費縣東南),居此者以爲氏。②春秋時晉大夫邴豫采邑,因氏。然此說不可信。

邴姓名人:

邴歜,春秋時齊人。邴漢,漢時太中大夫,琅邪人。

郡望:平陽、魯國。

變化:①亦作丙。②唐時應公邴粲與高祖有舊,以其姓犯廟諱,賜姓李。

邴姓 歷史名人

邴姓古代名人

邴輔東晉,趙國櫟陽人。自幼喜歡讀書,長大以後多才多藝,尤其長於工藝製作。那時正處於戰亂年代,許多宮殿房屋、古代建築都被毀於戰亂之中。戰後,邴輔招募了一批有經驗的工匠,仿照舊式樣爲趙國恢復建成豪華的宮殿房屋,一時名揚天下,成爲當時著名的建築學家。

邴吉西漢,字少卿,魯國北海人,曾官廷尉監,光武省右監。昭帝時曾任大將軍長史。宣帝即位,代魏相爲丞相。

邴原東漢,名士。字根矩,北海朱虛(今臨朐東南)人,有勇略雄氣,黃巾軍起義,避居遼東,曾先後依附孔融、公孫度,後歸曹操,官至丞相徵事、五官將長史。死於隨曹操徵吳中。史評:“躬履清蹈。”

邴漢西漢末年,琅琊人,以清行而見稱的名士,曾官至京兆尹及太中大夫,王莽秉政之時,他不屑與“漢賊”同流合污,而乞骸骨歸經秀裏,保全了自己的聲譽。

邴舟西漢,琅琊人,邴漢之侄。具有清操之行,邴丹養老自修,以“爲官不過六百石”而不肯折腰。據說,他的名望超過了邴漢。

邴宛麟清未,莒縣人,著名畫家。

邴姓近代名人

邴鬱邴原的曾孫,具有高名。成帝以博士徵,鬱辭疾不赴,以壽終。

邴姓 相關姓氏

邴意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214

26

27 羿

28

29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