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li 即可
酈姓 酈氏 酈姓起源 酈姓名字 酈姓名人
酈姓

姓氏酈〔 酈 〕
拼音
人口約 10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440 位。
位於薊姓 之後,宓姓 之前。

酈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440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58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303
手機查看酈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酈姓 即可

酈姓 起源

酈姓主要源自:風姓

酈姓起源一

是黃帝的後裔。夏朝建立後,夏王禹追封先代遺民,封黃帝后人涓於酈邑(河南省內鄉縣酈城村),建立酈國。春秋中期,酈國被晉國攻滅,又被周天子封於陳留(河南省開封市),以原國名命姓,稱爲酈姓。

酈姓起源二

酈姓第一個淵源:源於風姓,出自遠古驪山氏女媧,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爲氏。

酈姓 分布

酈氏或是一個典型的古老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大禹建立了夏王朝以後,敬重上古世代的偉人黃帝,就將黃帝的一個後人封在酈(今河南內鄉),讓他們建立了酈國。酈國王族的後代就以封地名作爲姓氏,世代相傳,稱爲酈氏,是今天酈氏的最早起源。到了楚漢爭霸之際,有酈氏族人酈食其,陳留人(河南開封),本爲裏監門吏。因獻計克陳留著功,被封爲廣野君。酈食其常爲說客,出使於諸侯之間。後說齊,憑舌下齊七十二城,及韓信襲齊,齊以酈食其賣己,遂烹之。

諸暨酈氏遷徙路線:河南內鄉→河南新蔡(固始)→陝西驪山(臨潼)→河南陳留(開封)→河北涿州→河北酈亭→江蘇維揚(揚州)→浙江會稽(長子);浙江蘭溪(次子);浙江諸暨(三子);浙江台州(幼子)。其中,浙江諸暨酈氏發展到江蘇丹陽、江蘇鎮江、江蘇常州、山東青州、安徽安慶、上海市區、湖南耒陽、廣東肇慶、浙江義烏、浙江衢州、浙江杭州、四川成都、香港、臺灣、美國等地。

酈姓 郡望

新蔡郡:原爲周朝呂國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故名,也稱爲新蔡。漢朝設置新蔡縣。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爲廣寧郡。隋朝時期又改名爲蔡州。

酈姓 堂號

新蔡郡:原爲周朝呂國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帶。春秋時期蔡平侯從上蔡遷都到下蔡,故名,也稱爲新蔡。漢朝設置新蔡縣。晉朝時期晉惠帝從汝陰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新蔡縣一帶。南北朝時期北齊改爲廣寧郡。隋朝時期又改名爲蔡州。

酈姓 姓氏源流

壹、(酈)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上海之松江,遼寧之建平,黑龍江省之嫩江,江西之吉安、宜豐,浙江之椒江,四川之長壽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注云:“黃帝之後,支孫食採於酈,因氏。”此以邑爲氏。酈,春秋楚邑,在今河南內鄉縣東北。望出新蔡。漢初有酈食其(音lìyìjī),陳留離陽人,號廣野君。曾孫漢賜以“食其”爲氏;玄孫武,平帝時爲侍中,復改“侍其”。北魏時有酈道元,地理學家;元代有酈希誠;又有酈壎,正德舉人;明代有酈鏞,任光祿卿。

貳、(酈)

酈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酈姓起源:黃帝裔孫封於酈(故城在今河南內鄉東北),後因以爲氏。

酈姓名人:

酈食其,漢時陳留高陽人,高祖時說客,後爲齊王所烹。酈道元,北魏時東荊州刺史,撰《水經注》四十卷。

郡望:新蔡。

酈姓 歷史名人

酈姓古代名人

酈涓黃帝八世孫,禹治水成功後,建立夏朝,尊崇華夏始祖黃帝,封其後人酉涓於酈邑(今河南內鄉),建立酈國,改稱酈涓,是爲內鄉始祖,成爲中華酈氏宗族最早的源頭。

酈龐周朝,涓公四十五世孫,周惠王六年庚戌(前671年),被朝廷冊封爲陳留侯,定居陳留(今河南開封),重新開基立業,是爲陳留始祖。

酈食其秦朝,龐十七世孫,魏安釐王九年(前268年)生於魏國陳留高陽(今河南杞縣)。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春,劉邦兵臨陳留,食其跟隨劉邦,用計攻克陳留,被封爲廣野君。漢王三年(前204年)秋,勸齊王田廣以七十餘城降漢。漢王四年戊戌初(前204年11月),韓信發兵襲擊齊國,齊王田廣認爲被騙,乃烹殺食其,時年約六十有五。

酈商秦朝,字良臣,食其之弟,魏安釐王二十四年(前253年)生於魏國陳留高陽,早年學習用兵之道。秦二世三年(前207年)春,劉邦攻克陳留後,商率部下跟隨劉邦進攻秦朝,屢立戰功。楚漢戰爭中,轉戰於中原各地。漢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被封爲曲周侯。此後,又跟隨高帝出征陳豨、英布。漢高後八年秋,商去世,在位二十二年,終年約七十四歲,諡曰景侯,葬於其兄廣野君墓左側。

酈炎漢朝,字文勝,食其公十五世孫,生於漢桓帝和平元年庚寅(150年)。遷居涿州(今河北涿州),是爲涿州始祖。炎有高超的邏輯、詩文、音樂才華。熹平六年丁巳(177年),因冤案被捕,在獄中被折磨致死,時年二十八歲。

酈道元北朝,字善長,生於魏孝文帝延興二年壬子(472年)。爲官期間,採取嚴厲手段,打擊邪惡勢力,但因此得罪權貴。孝昌三年丁未十月(527年11月),雍州刺史蕭寶夤在長安發動叛亂,北魏朝廷任命道元爲關右大使,被蕭寶夤叛軍殺害,終年五十六歲。道元勤奮好學,廣泛閱讀各種奇書,經過多年辛苦,終於寫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經注》,記錄河流1252條,全書達30萬字,共四十卷,開創了我國古代“寫實地理學”的歷史,在世界地理學發展史上也佔有重要的地位。

酈範南北朝,世居北魏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北魏著名棟樑大臣,官至青州刺史、尚書右丞、永寧公爵。489年,因病去世,諡曰穆公。有五子:酈道元、酈道峻、酈道博、酈道慎、酈道約。

酈昶唐代,功臣

酈斌孫北宋,功臣

酈瓊宋朝(1104年-1153年),相州臨漳(今屬河北)人。宋朝武將,後降金。

酈權金代,詩人

酈文紹南宋,功臣

酈光祖明代,學者

酈滋德清朝,浙江諸暨縣寶善堂人,清代後期諸暨詩人、畫家。

酈姓近代名人

酈堃厚中華民國籍,諸暨縣橫街人。1932年回國,歷任國立浙江大學化學系主任、南京應用化學所主任、化學兵工所少將署長、國民黨軍政部航空署防空研究班教官。1949年,在中華民國時期,擔任國防部兵工研究院首任院長。1950年獲得中將軍銜。對於火箭、導彈、核武器均有獨到研究。1964年起,歷任臺灣清華大學教授、高雄化學工業公司董事長、臺灣原子能委員會委員、自然科學促進會理事長,多次赴美國研究考察。1970年在臺灣因病去世。

酈姓 相關姓氏

酈山 (酈山)

《百家姓》北宋版排名
303

37

38

39

40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