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灌
拼音guà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275 位。
位於織姓 之後,長姓 之前。
灌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275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灌姓 起源
灌姓主要源自:姒姓。
出自姒姓,爲夏朝古諸侯國諶灌氏之後。諶灌國位於今山東省壽光縣東北40裏。夏朝太康失國後,寒浞氏代后羿稱王,曾經攻滅諶灌氏,其後分爲諶氏,灌氏。
灌姓 分布
灌姓望出睢陽,河南省商丘一帶。
灌姓 姓氏源流
壹、灌
現行罕見姓氏。今山西之臨汾有分佈。《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亦作斟灌。《風俗通》:‘斟灌氏,夏諸侯也,子孫氏焉。’”《姓氏詞典》引《新纂氏族箋釋》亦云:“系出姒姓,夏同姓諸侯斟灌氏,其後子孫失國,去‘斟’爲灌氏。”今山東壽光縣東四十里有斟灌店,當即古斟灌城。
2、或爲張姓所改。鄭樵雲:“張氏冒灌氏。”漢代有灌嬰,爲丞相,其舍人有張孟,張孟之子改爲灌氏,此即灌夫,武帝時淮陽太守。
貳、灌
灌姓分布:廣東順德、江蘇武進、臺灣彰化等地均有此姓。
灌姓起源:①夏諸侯斟灌氏(故城在今山東壽光東北40裏之斟灌店)爲澆所滅,子孫以國爲氏,見《風俗通》。②漢淮陽太守灌夫,潁陰人,其父張孟爲灌嬰舍人,得幸,遂冒姓灌。
灌姓名人:
灌嬰,漢時雎陽人,從高祖定天下,封潁陰侯。
郡望:雎陽。
灌姓 歷史名人
灌姓古代名人
灌嬰(?~公元前176),睢陽(今河南商丘睢陽區)人,原爲商販。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參加劉邦軍,以驍勇著稱。在隨劉邦由漢中進取關中時,參與攻塞王司馬欣,圍雍王章邯。楚漢彭城之戰後,被劉邦選爲騎兵將領。此後,率領騎兵,參加破魏;接着出擊楚軍側後,絕其糧道;繼又跟隨韓信攻佔齊地,復深入楚地,迭克城邑,攻下彭城(今江蘇徐州);參加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決戰,窮追楚軍,攻取江淮數郡。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受封潁陰侯。後以車騎將軍相繼參加平定臧荼、韓王信、陳豨、英布叛漢的作戰。呂后死,因與周勃等擁立文帝有功,升爲太尉。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繼周勃爲相,次年卒。被追諡爲“懿侯”。
灌夫灌將軍夫是潁陰人。灌夫的父親是張孟,曾經做過潁陰侯灌嬰的家臣,受到灌嬰的寵信,便推薦他,官至二千石級,所以冒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吳楚叛亂時,潁陰侯灌何擔任將軍,是太尉周亞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薦灌孟擔任校尉。灌夫帶領一千人與父親一起從軍。灌孟年紀已經老了,潁陰侯勉強推薦他,所以灌孟鬱鬱不得志,每逢作戰時,常常攻擊敵人的堅強陣地,因而戰死在吳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