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fu 即可
輔姓 輔氏 輔姓起源 輔姓名字 輔姓名人
輔姓

姓氏輔〔 輔 〕
拼音
人口約 1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1352 位。
位於苳姓 之後,叁姓 之前。

輔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135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輔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輔姓 即可

輔姓 起源

輔姓主要源自:智姓

東周貞定王初年(公元前468年),晉國卿大夫智宣子(智姓六世祖智申)老了,召集智姓仕宦商議傳位於後人之事。智宣子有兩個兒子,智霄、智瑤,當他決定傳位於智瑤時,智果說:“智瑤不如智宵!”

智申反駁:“智宵面相兇狠。”

智果解釋:“智宵狠在表面,而智瑤是狠在內心,不如立智宵比較好。智瑤有五大優點:智瑤,鬚髯飄逸,身材高大;擅長弓箭,力能駕車;技能出衆,才藝超羣;能言善辯,文辭流暢;堅強果斷,恆毅勇敢,此五賢別人無法能比,惟獨沒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賢才能去強行統治,誰能擁護他?如果立智瑤爲繼承人,智氏宗族必然有滅門之禍!”

智宣子沒有聽從建議,依然立智瑤爲太子,失望的智果向晉國太史請求,脫離智氏家族,另立爲“輔”氏,以避滅族之禍。

公元前453年,當智瑤兵敗晉陽之後,在趙、韓、魏“三家分智”時,智氏家族降臨了空前的災難,智果一支族人因改姓“輔”氏而倖免於難。在秦漢時期,輔姓有部分族人恢復智姓,延續了智姓血脈。

所以,輔姓出自智姓,智果爲輔姓始祖,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

如今,江蘇鹽城市輔氏家族每年的有祭祖活動。

輔姓 分布

輔姓是較罕見姓氏,現分佈於江蘇、山西,上海、河南等地,人口稀少,江蘇鹽城市輔氏家族每年的有祭祖活動。

輔姓 姓氏源流

壹、(輔)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多有分佈:運城、臨汾、朔州、忻州以及雁北地區均有。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路史》雲:“有虞氏後有輔氏。”帝舜號有虞氏,故又稱虞舜。此當系出嬀姓。

2、鄭樵注云:“姬姓,晉之公族也。本荀氏,又食邑於智,故又爲智氏。智果以智伯剛愎必亡,其宗別爲輔氏。今河東有此姓。望出扶風。”此則以邑爲氏。

貳、(輔)

輔姓分布:湖南攸縣、上海嘉定、浙江蕭山、嘉善、山西萬榮、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等地均有此姓。

輔姓起源:①有虞氏之後有輔氏。有虞氏即舜,受堯禪爲天子,以其先國於虞,故稱有虞氏。②系自姬姓。春秋時晉大夫輔躒之後。一說,晉智果別族於太史氏爲輔氏。③或以地爲氏。輔,古地名,故城在今陝西朝邑西北之輔氏城。

輔姓名人:

輔糧,漢時尚書令。輔公祐,唐時齊州臨濟人,杜伏威封之爲舒國公。

郡望:扶風。

輔姓 歷史名人

輔姓古代名人

輔匡三國,三國時有巴郡太守。

輔公祏隋末(?─624),齊州臨濟人。大業七年與杜伏威一同聚衆起事。後轉戰至淮南,兼併苗海潮、趙破陳等部,勢力逐漸壯大。又大破隋將陳棱,攻據歷陽郡城,伏威自稱總管,公祏爲長史,成爲江淮間最大的起事隊伍,威震長江兩岸。隋亡後,杜伏威歸降李淵,爲東南道行臺尚書令,封吳王,公祏爲行臺左僕射,封舒國公。及後公祏打敗佔據江都和丹陽自稱楚王的李子通,遂盡有淮南及江南一帶。公祏雖與伏威自幼友善,但擁有江淮之地以後矛盾漸深。唐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入朝長安不歸。六年,公祏于丹陽起兵稱帝,建國號宋。李淵命李孝慕率唐軍鎮壓。七年三月唐軍破丹陽,公祏被殺,宋亡。

輔超宋朝,宋代萊州團練使。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