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吝
拼音lìn
人口約 1 萬〔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742 位。
位於鎮姓 之後,問姓 之前。
吝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742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吝姓 起源
吝姓主要源自:姬姓。
吝姓起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商、周時期祭司氏族,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吝”,即古之卜相中的坤卦,是祭祀中的主承卦,即所謂“乾發坤收,武出吝承,主爲社稷”。坤卦涵蓋有八卜,“吝”爲其中卜相之一,主收地利,後演化爲道、儒兩家教派的主卦。吝字在《易經》爻辭中使用得較爲頻繁,在《蒙》卦初六爻之貞兆辭中亦爲常出,卦爻辭多以“吉、吝、兇、悔”作爲卦爻的結論,揭示人生際遇承轉的社會規律。後人多從單一方面片面解釋其爲“小氣”、“吝嗇”,實際上是偏解了該字的本意。就“嗇”字而言,在典籍《老子·道德經》中指出:“治人事天莫如嗇。”註釋爲:“嗇者,有餘不盡用。”在商朝、周朝、乃至春秋時期,祭司中的收卜釋相之人,即稱吝祭,是主祭官之一。祭司多爲世襲,有監國之責,時刻提醒主國之君勤儉以持,凡“棄吝以霍者,國祚不永!”
祭司中有子孫後裔以其職位爲姓氏者,稱吝氏,是華夏民族中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吝姓起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獻公後裔韓康的封邑,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春秋時期,晉獻公姬佹諸的小兒子姬成師被封於韓(今陝西韓城),他建立了韓國,因爲他的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稱韓子。姬成師的後代子孫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稱韓姓。傳到韓厥(韓獻子),其玄孫叫韓康,在趙國爲官,被封於藺邑(今山西柳林,一說今陝西渭南),其後代子孫遂以封邑名爲姓,稱藺氏。
藺氏家族中十分著名的歷史人物,就是後來趙國的宰相藺相如。在趙國爲秦國所滅之後,有藺氏族人因避難而改同韻字“吝”爲姓氏者,稱吝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藺相如。
吝姓 分布
吝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多以中山、華陰爲郡望。
今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府谷縣、渭南市臨渭區吝店鎮,河北省的石家莊市、安平縣、邯鄲市峯峯礦區,湖南省的長沙市,山東聊城市冠縣等地,均有吝氏族人分佈。
吝姓 郡望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一時戰國時期原爲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爲魏所滅,復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爲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鉅鹿郡。二是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爲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爲都城;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國置郡。三是宋朝時期以定州爲中山府,治所爲安喜(今河北定縣)。四是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爲中山縣,今爲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華陰郡:古代原稱華陰縣,爲春秋時爲晉國之地。漢朝高祖劉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華陰縣(因在華山之北故名華陰),治所在今陝西省華陰市東部,南朝宋時移治今陝西省勉縣西北。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華縣),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爲華州,故城在現在陝西省華陰市東南。
吝姓 堂號
中山郡:中國古代稱“中山”者有四:一時戰國時期原爲顧國的都城(今河北定縣),一度爲魏所滅,復國後遷靈壽(今河北平山),周郝王十九年乙丑(公元前296年)爲趙國所滅;秦朝時期歸屬於鉅鹿郡。二是西漢漢高祖劉邦初年(公元前206年)設置中山郡(今河南登封),漢景帝執政時期改回爲中山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部與河北省正定縣之間一帶,包括今河北定州、安國、唐縣、新樂、無極、滿城、完縣、望都和保定一帶;南北朝時期後燕以爲都城;隋朝開皇初年(公元581年)廢國置郡。三是宋朝時期以定州爲中山府,治所爲安喜(今河北定縣)。四是宋朝時期的香山縣;民國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民國政府將其改爲中山縣,今爲廣東中山市,孫中山故里在中山市南部的翠亨村。
華陰郡:古代原稱華陰縣,爲春秋時爲晉國之地。漢朝高祖劉邦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置華陰縣(因在華山之北故名華陰),治所在今陝西省華陰市東部,南朝宋時移治今陝西省勉縣西北。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華州置華陰郡,治所在鄭縣(今陝西華縣),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爲華州,故城在現在陝西省華陰市東南。
吝姓 姓氏源流
壹、吝
現行較罕見姓氏。然分佈頗廣:今河北之樂亭、涉縣,山西之太原,陝西之韓城,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貴池,江西之宜豐,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漢族姓氏。《新編千家姓》收載;《姓氏詞典》引《姓譜》亦收。宋代有吝氈聲。
貳、吝
吝姓分布:河南林縣、鞏縣、商城、河北樂亭、甘肅永昌、貴州黎平、遼寧黑山、山東濱縣、陝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
吝姓起源:見《中國著者號碼編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