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稽
拼音jī
人口約 2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102 位。
位於且姓 之後,潮姓 之前。
稽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102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稽姓 起源
(1)出自姒姓
少康中興下室以後,曾經封兒子季杼於會稽(今浙江省會稽市),使得夏禹有了以“會稽”爲姓氏的子孫。
經過夏、商、週三代一直到漢代初年,有一支子孫播遷到現在安徽省宿州市西的嵇山落戶,並且改以“嵇”爲姓,從而產生了與會稽的“稽”相近的嵇姓。
稽姓的祖先,可以遠遠地追溯到四千二百年前的夏禹,而夏禹是顓頊高陽氏的子孫,顓頊又是黃帝的裔孫,追本溯源,稽姓中國人也是最值得驕傲的黃帝子孫後代。
(2)出自子姓
宋公稽之後,子孫以祖父名爲姓。
稽姓 姓氏源流
壹、稽
現行較罕見姓氏。分佈亦廣:今北京,遼寧之清原,山西之大同、晉城,新疆之塔城,江西之宜豐等地均有。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黃帝臣太山稽之後。”此以古人名爲氏。
2、《姓氏考略》據《魏書·官長志》注“後魏緩稽氏改緩氏。”一作“改‘稽氏’。”又注:“南方大洛稽氏後改爲稽氏。”緩稽,或作“和稽”;大洛稽,或作“大落稽”。秦代有稽黃,賢者;漢代有稽發;宋代有稽適;明代有稽照,灤州守。
貳、稽
稽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稽姓起源:①黃帝臣太山稽之後,見《風俗通》。②越王居會稽,其後以爲氏,見《姓源》。③漢武帝時有騠茲侯稽谷姑將衆降,見《漢書》。系小月支人。④東漢時北匈奴有稽氏。⑤北魏時改太洛稽氏爲稽氏。
稽姓名人:
稽黃,春秋時秦賢者。
郡望: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