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kui 即可
奎姓 奎氏 奎姓起源 奎姓名字 奎姓名人
奎姓

姓氏
拼音kuí
人口約 5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904 位。
位於徵姓 之後,繳姓 之前。

奎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904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奎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奎姓 即可

奎姓 起源

奎姓起源一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記載:

①蒙古族洪鄂羅特氏,又作璜郭羅特氏、黃烏羅特氏,世居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亦取爲姓氏,滿語爲Hongelote Hala。蒙古族洪鄂羅特氏有在元朝初期隨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入雲南、貴州、四川者,隨軍屯兵雲貴高原,後逐漸留居本地,其族人以古星宿名奎宿爲崇,取漢姓“奎”爲姓氏,稱奎氏。

①蒙古族奎車裏克氏,爲蒙古新巴爾虎姓氏,又作奎穆特氏,世居巴爾古(今河北張家口以北一帶地區),後有滿族亦取爲姓氏,滿語爲Kuicelik Hala。後滿族奎穆特氏多冠漢姓爲官氏,而蒙古族奎穆特氏則多冠漢姓爲奎氏。

奎姓起源二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據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黑龍江志稿》記載:

⑴.滿族蘇拉喇氏,又稱松佳拉氏,滿語爲Sulara Hala,世居黑龍江流域,後多冠漢姓爲奎氏、松氏、謝氏等。

⑵.滿族索綽羅氏,在《索綽羅氏譜書》中記載,其氏族“原居長白山一帶,在康熙年間分遷至遼東岫巖、興京一帶”,但在《八旗滿洲氏族通譜》中卻又記載爲:“索綽絡氏,本系地名,因以爲氏。其氏族散處於輝發及各地方。”遼東地區索氏的先人松果託(松吾突),在清初史料中多有記載:“松果託,滿洲鑲紅旗人,世居輝發地方,國初來歸。以閒散白身身份隨軍入關。至山東,梯攻臨清城,率先登城,授騎都尉。定鼎燕京時,從徵山海關,擊敗大順軍馬步兵二十萬衆,敘功加一雲騎尉,三遇恩詔加至一等輕車都尉。此後,其子孫相繼承襲數世。”根據史料所記載,遼東索綽羅氏的先世原爲海西女真人,他們隨海西女真人的數次遷徙,由松花江流域來到輝發河流域,“國初來歸”並人建州女真的具體時間應是在公元1607年,即努爾哈赤統一扈倫四部收復輝發部時歸來的。他們氏族在遷徙前原居住地在松花江下游,即明朝時期的嘔罕河衛、肥河衛、兀者衛等地,是於明朝中期定居在輝發河流域,並在這一時期以地爲氏冠稱索綽羅氏。據《滿族宗譜研究》一書考證,索綽羅氏在明代中期定居輝發河流域以前,其先世爲黑龍江尼瑪察人,而原居住在“肥河衛、嘔罕河衛的女真人爲益得里氏”,益得里氏與尼瑪察氏同宗。尼瑪察在女真語中是“尼瑪哈”(nimaha)的轉音。”尼瑪哈”在金國時期屬於女真尼龐古部,其姓氏爲“尼忙古氏”,金國時期譯漢姓爲魚氏。應當指出的是,遠在金國的“尼忙古”漢譯爲“魚”,今日的滿語爲Nimaha,漢譯也是“魚”,語義上沒有任何變化。滿族索綽羅氏族的姓氏演變,由金國時期起,先後沿用了尼忙古氏、尼瑪哈氏、益得里氏、索綽羅氏等等,而最後以多音節姓氏的第一字索字冠用了漢字姓,稱索氏至今。在清朝中葉的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索綽羅氏族的優秀人物索綽羅·英和,滿洲正白旗人,隸內務府,後出任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史書稱索綽羅·英和有異才,精通書法和詩文,和珅欲使之爲女婿而不可。索綽羅·英和的兩個兒子取“奎”爲名,分稱奎照、奎耀,從此以後,滿族索綽羅氏族有了漢姓奎氏,世代相傳至今。

⑶.滿族奎佳氏,滿語爲Kuigiya Hala,屬於滿族脫譜姓氏,原取自蒙古族奎車裏克氏,後省改爲奎佳氏,今北京市滿族同胞中仍有此姓,原居巴爾古(今河北張家口以北一帶地區),後多冠漢姓爲奎氏。

奎姓起源三

源於官位,出自古代管理倉庫官吏奎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奎,在古代原指星宿,即西天奎宿,本義代表白虎。奎宿,在春秋時期荊楚一帶寫作“圭”,爲古代星宿二十八宿之一,位於天球西方。在曾侯乙的漆箱蓋上,就寫有“圭”,是奎宿的排列之形,後才由“圭”演化成“奎”。奎宿在西方,西方屬白虎,白虎有七宿,其第一宿肉眼看上去有星十六顆,排列形狀下如“圭”,上如“大”,古人認爲其如兩髀,即象人叉開腿站立時的兩胯,故而稱作“奎”。在隋末唐初著名的星相學家、右拾遺內供奉王希明(丹元子)在《丹元子步天歌》中,把奎宿描述成:“腰細頭尖似破鞋,一十六星繞鞋生。”實際上,奎宿不止十六顆星,而是共有四十二顆星,其中:奎宿1~9屬於仙女星座;奎宿11~16、外屏1~7屬於雙魚星座;奎宿10不在任一星座內;王良1~5、策、附路、軍南門、閣道1~6屬於仙后星座;天溷1~4、土司空屬於鯨魚星座。奎宿四十二星大多數是四、五等的暗星,其中最亮的奎宿9(仙女β)是二等星,在奎宿7上方有一視星等爲四等的亮斑,這就是著名的仙女座星雲。在春秋時期,“奎”指倉庫,掌管倉庫的官吏就稱之爲“奎人”。奎人在戰國時期還兼管採礦事務,亦稱作“卝人”,主要官理礦產品的儲藏和支用。

在奎人、卝人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奎人氏、卝人氏,後省文簡改爲單姓奎氏,世代相傳至今。

奎姓 分布

奎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千四百零一位,主要分佈在今北京市、河南省的洛陽市、雲南省的通海縣、內蒙古自治區的土默特左旗、臺灣省等地。

奎姓 姓氏源流

壹、kuí

現行較罕見姓氏。分佈很廣:今河北之獲鹿,山西之太原,甘肅之永登,遼寧之清原、建平,雲南之河口、隴川等地方均有。漢族、蒙古族姓氏。《新編千家姓》亦收載:《姓氏詞典》據《姓譜》稱:“以星辰爲姓氏。奎,星辰名,二十八宿之一。”

貳、

綜合:

源出不詳。河北盧龍、雲南瀘西、河西、彌渡、河南汲縣、遼寧撫順、北京、吉林伊通等地均有此姓。

奎姓 歷史名人

奎姓古代名人

奎照清朝(公元?~1840年待考),滿族,索綽羅氏;滿州正白旗人。著名大臣,詩人。清道光年間任職內務府,其父英和,在乾隆一朝極受恩崇。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其父英和連遭厄運:農曆6月裏,因爲“家人私議增租”而被“拔去花翎,降二品頂戴”黜降;農曆9月間,惹火了皇上,英和與時任左侍郎的長子奎照、任通政使的次子奎耀,以及做即補員外郎的孫子皆被革了職,英和的家財被抄沒,人也被投進了大牢!原來,一貫提倡節約經費開支的英和,在他所監造的皇陵工程中“託古改制”,緊縮用度,致使營造完成且已安放了皇后的陵寢中浸了水。清道光皇帝因此震怒,追查下來,險些把英和殺了頭。後來,還是在太后的說情之下,這位爲大清皇朝竭盡忠誠的老臣纔算保住了性命。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秋,奎照與兄弟奎耀,和五十九歲的老父親英和一道被“解往黑龍江充當苦役”。經過將近半年的艱辛跋涉,他們到了流放地卜魁(今吉林齊齊哈爾),當時那裏是異常蠻荒寒冷之地。奎照一家在流放地苦苦地煎熬了兩年。直到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皇上“良心發現”,以至頒旨賜還。奎照與兄弟奎耀繼續出仕,其父英和取卻一貶到底,再也未復官位。,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農曆6月,奎照以左都御史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農曆1月,奎照去“行走上學習”字,農曆7月轉禮部尚書。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農曆1月,奎照以體弱被罷職。

奎榮清朝,(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字聚五;蒙古正白旗人。著名官吏,收藏家。官於蜀地,遼家焉。工詩,善書,收藏鐘鼎、瓦當等尤爲所長。他精於文物鑑賞,收藏金石、書、畫極富。著有《益州書畫錄續編》。

奎俊清朝,(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字樂峯,蒙古正白旗人。著名大臣,書法家。歷任山西布政使、陝西巡撫、江蘇巡撫、刑部尚書、四川總督內府大臣。工書,近趙孟緁,得其神髓。

奎瑪岱清朝(公元?~1756年待考),蒙古族,蘇拉喇氏;蒙古正白旗人。著名清朝將領。在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從徵伊犁,受賞巴圖魯(勇士),後在鎮壓新疆地區回族起義的戰爭中陣亡,贈一等輕車都尉。

奎姓近代名人

奎章清朝,(生卒年待考),蒙古族,字少甫;蒙古鑲藍旗人。著名將領、畫家。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6年)進士,官至都統。工花卉。《八旗畫錄》。

奎姓 相關姓氏

奎蘇 (奎蘇)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