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都善
拼音dū shà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都善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無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都善姓 起源
源於滿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徒單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爲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都善氏,源於金國女真外皇族徒單部,滿語爲Dusan Hala,世居黑龍江胡刺渾水(今黑龍江呼蘭),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清朝中期以後,都善氏一族多冠漢姓爲杜氏、都氏、督氏、篤氏、單氏、沈氏等。
都善姓 姓氏源流
壹、都善
清代滿族姓氏。世居黑龍江地方,乃滿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載。後或改從單字姓“杜”,或改從“單”(shàn)。見《滿族姓氏錄》。
貳、都善
都善姓起源:清滿洲八旗姓。世居黑龍江。
變化:①後改爲杜、單等氏。②清鑲黃旗滿洲護軍莫爾渾之妻爲杜善氏,〔杜善〕似即都善之異譯。
都善姓 歷史名人
都善姓古代名人
都善·恭金國(公元?~1154年),女真族,亦稱徒單·恭,本名徒單·斜也。著名大臣。金熙宗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都善·恭被奉爲金國上將軍。因爲報告了吳十謀反之事,被破格授予龍虎衛上將軍。不久又被任命爲戶部侍郎,出任濟南尹,遷升爲會寧府長官,封爲譚國公,之後又出任太原尹。都善·恭爲官十分貪鄙,他曾指使畫工繪一幅佛像,然後自稱見過佛祖了,樣子與畫工所繪一樣,大家應當用黃金鑄造。因而,他向所屬各縣索取黃金,卻根本未鑄佛,而是把所有的黃金拿回家裏。此後,都善·恭被百姓們罵稱爲“金總管”。後來金國朝廷派大臣完顏·秉德考察官吏是否廉潔,都善·恭因貪贓巨大而被免去官職。海陵王完顏·亮奪取皇位後,都善·恭的女兒都善氏成爲海陵王的皇后,都善·恭因此又被重新任命爲會寧府長官,並封爵爲王,不久便被拜爲平章政事。海陵王到胡刺渾水(今黑龍江呼蘭)出獵,都善·恭負責編排打獵的圍場,凡是平日與他不和的人,他都予以杖擊。海陵王曾對宰相說:“斜也擔任宰相,並不是我有私情;我聽說有關軍國大事,凡是斜也的意見,愛卿們都不接受,難道他千慮就無一得嗎?”其他宰相都沒有說話,只有溫都思忠列舉數事爲例回答說:“某件事本應當這樣,斜也卻說應那樣,毫無根據地提出不同意見,對當時的實際情況一點都不瞭解。臣下曾在康宗朝任官,幾朝的宰相也沒有象斜也那樣專權自恣。”海陵王沉默表示同意。遭到御史臺的彈劾,也被海陵王杖擊了二十。後來都善·恭下屬的猛安部中有一名叫撒合出的人,報告說都善·恭強取本部人的財物,海陵王命令侍御史保魯立案調查。保魯卻收取都善·恭之賄而不顧事實謊稱無事,結果海陵王將保魯處以杖刑,並任命撒合出爲符寶抵候,將其改隸爲合扎猛安。都善·恭的哥哥都善·定哥娶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長女完顏·兀魯爲妻,都善·定哥死時沒有兒子,便以幼弟的兒子都善·查刺作爲自己的後代。都善·恭圖謀哥哥的家財,強娶完顏·兀魯爲妻,兩人關係卻不和睦,完顏·兀魯曾經罵過都善·恭。都善·恭之妾忽撻與完顏·兀魯的關係也不好,於是在海陵的王后都善氏那裏讒毀兀魯說:“兀魯怨恨皇帝殺死了他的哥哥宗敏,曾口出怨言。”正巧韓玉完顏·亨改任廣寧府尹,各位公主和宗室婦女都前去向完顏·享的母親道賀,完顏·兀魯也去勸慰,忽撻又誣陷完顏·兀魯有怨言。海陵王便命大臣蕭格立案訊問,由於忽撻受到都善氏的庇護,見證人們都不敢說話,於是便把完顏·兀魯處死了,都善·恭乘機便把都善·查刺的家財全部奪走,直到金大定年間才予以追回改正。海陵王因爲兀魯對皇帝有怨言,都善·恭又沒不上報,遂將都善·恭也處以杖刑,並免去了他所任的官職。不久,又復官爲司徒,進拜爲太保,負責三省事務,兼任勸農使,又進拜爲太師,封爵爲梁、晉國王。
都善氏金國(公元1119~1170年),女,女真族,亦稱徒單氏,徒單·斜也之女。海陵王皇后。完顏·亮是金太祖庶長子完顏宗乾的次子。都善氏初入宮時被封岐國妃。完顏亮早有政治野心,當金太宗傳位給金熙宗時,曾對都善氏流露不滿情緒,認爲自己也是金太祖的長孫,也可以當皇帝。都善氏怕事,馬上捂住丈夫的嘴,勸他不要亂說,以免招禍。金皇統九年(公元1149年)底,完顏·亮殺熙宗,自立爲帝。金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封都善氏爲惠妃,農曆9月又立爲皇后。都善氏生有一子完顏·光英,完顏·光英自幼養於宮外,先是養於同判大宗正完顏·方家,由崇德大夫沈璋妻張氏做他的乳母,其後又養於外公徒單恭家裏。金天德四年(公元1152年)農曆2月,海陵王立完顏·光英爲皇太子,金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完顏·光英由五品以下京官迎回宮中,居東宮。海陵王是金國歷史上很有政治抱負的皇帝。篡位之前,海陵王任熙宗朝宰相,爲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沽名釣譽,收買人心。海陵王在即位之初,生活上極爲檢點,妻妾只有四人,除髮妻都善氏之外,還有妾大氏、蕭氏和耶律氏。海陵王篡位後,都善氏受封爲皇后,大氏被封爲元妃,蕭氏被封爲宸妃,耶律氏被封爲麗妃。由於海陵王是靠勾結金熙宗的裴滿皇后而發跡的,因此在即位後,海陵王吸取了這一教訓,不許皇后干政。而都善皇后,也是一直以賢妻良母自居的。隨着帝位的不斷鞏固,海陵王開始追求奢侈腐化的生活,再加上原有的妻妾個個人老誅黃,故海陵王不斷充實後宮,淫慾恣肆。僅金貞元元年(公元1153年)一次,海陵王就徵召了一百三十名女子充實後宮。爲了加強對衆多妃嬪的管理,嚴格等級秩序,海陵王還建立了一套系統的內宮制度: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十二位爲正一品;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嬡、充儀、充容、充嬡,九位爲正二品;婕好九人爲正三品;美人九人爲正四品;才人九人爲正五品;寶林二十七人爲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爲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爲八品。此外,還有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等內宮。到海陵王晚年,金朝後宮充斥妃嬪數量不可勝計。,金正隆六年(公元1161年),海陵遷都汴京,都善皇后與太子完顏·光英一同進京,海陵備法駕,乘玉輅,前呼後擁,浩浩蕩蕩。海陵王要想統一中國,並想得到南宋高宗美麗的劉貴妃,便連番對南宋用兵征伐。聽說海陵王要率兵南伐,都善皇后請皇太后勸止,海陵王不但不聽,還殺了皇太后和她的侍從。自此,朝中無人敢再諫,都善皇后卻領着太子完顏·光英冒死再諫。海陵王大怒,都善皇后拉起兒子就跑,躲在宮中數日哭泣不止,茶飯不思。幾天之後,海陵王率六十萬大軍親征南宋。披掛整齊,騎駿馬出新宋門之時,都善皇后與太子完顏·光英拜送於馬前,對天禱告不已。海陵王當時也感動得涕淚交流,說:“這是老天讓他們母子不自由啊!”(指徒單皇后與完顏·光英母子躲在宮中數日不敢露面)海陵王命都善皇后與太子完顏·光英居守汴京,尚書令張浩、左丞相蕭裕、參知政事敬嗣暉留治省事,做輔弼。海陵王在南征揚州時,被部將耶律·元宜殺死。耶律·元宜又派人到南京(今河南開封)殺死太子完顏·光英,由於都善皇后平時待人寬厚,人緣好,終於保住了性命。耶律·元宜擁立完顏·雍爲帝,是爲金世宗。金世宗即位後,都善氏仍居中都燕京(今北京),住在海陵王母親大氏所住的故宮。後來,都善氏回到上京安度晚年。金世宗每年賜錢兩千貫爲生活費,直到金世宗大定十年(公元1170年)纔去世,終年五十一歲。其實,史書中所說“都善氏性情柔順,頗寬厚,不問政事”,顯然是一種偏袒之詞。從都善·恭之妾忽撻誣害完顏·兀魯之事中,當時都善氏支持忽撻,竟敢將金太祖之女害死,她顯然並非是一個“性情柔順,頗寬厚”之人,而是一個將兇毒匿於臉後之婦女。
都善·門岱(生卒年待考),滿族;滿洲黑龍江鑲黃旗人。都善·門岱之孫都善·葉理,後任歸化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副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