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san 即可
散姓 散氏 散姓起源 散姓名字 散姓名人
散姓

姓氏
拼音sǎn
人口約 2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1063 位。
位於雄姓 之後,工姓 之前。

散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1063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散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散姓 即可

散姓 起源

早在湯堯時,散宜氏就已已在史書中有記載:湯堯爲取得散宜氏的支持,娶散宜氏之女爲妻,可見散宜氏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商末,周國的領袖周文王有四友,其中一位就是散宜氏後裔散宜生。周以前,散宜是複姓,隨着姓氏演變,散宜簡化爲散姓,因此散姓皆尊散宜生爲始祖。後散國衰亡,後世子孫以國名爲姓。

據王國維考證,周朝散國即在散關一帶,嘉陵江有一支上源發源於大散嶺。這一帶是周朝散國的封疆,大散嶺故而得名。在這裏,秦嶺山勢有所中斷,與自甘肅西來的隴山之間形成了一條隘道。古人利用這條隧道,開通了連結巴蜀與關中的陳倉道。周代流傳下來的一件青銅器散氏盤上的銘文記載:周厲王時期,矢國侵擾散國的城邑,被散國打敗後,便用田地向散國賠償。賠償的田地有兩塊,一塊是眉田,另一塊是井邑田。然後以新劃分的疆界畫了土地分界圖,由矢國送給散國保存,作爲割地的依據。另外,在一國向另一國表示降服時,常以奉獻地圖爲標誌。據資料所載各地還形成獻圖制度,在整個中國古代影響都很大,並且以後歷代皆沿用之,逐漸發展爲定期呈獻及閏年獻圖制,成爲使用於我國封建時期地圖檔案收集制度。

散姓 分布

今散氏後人多集中在山西長治,湖北襄陽,谷城,南漳,宜城,十堰市房縣一帶。其中,以襄陽市襄城區歐廟鎮爲最多,且歷史最爲悠久。

襄陽散姓,指的是襄城區和襄陽市內散姓,主要集中在歐廟鎮的散灣和散洲,襄城區散家園三地,附近的村莊也有不少的散姓人。

經過散氏後人考證,十堰市房縣散姓在明末清初時期由襄陽市襄城區歐廟鎮散洲村遷入,已在房縣境內繁衍傳宗15-17代,重修了家譜。

南漳、宜城散姓基本上都是由襄陽遷入,歷史都不是很長,且人口都不算多。

谷城散姓遷入地,目前還在考證中,人口不少,且歷史不短。

散姓 姓氏源流

壹、sǎ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山東之東平,山西之長治,湖北之武漢,武昌縣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文王四友有散宜生。”其後或“以名(字)爲氏”,遂有散氏、散宜氏。“今江都有此姓。”《中國姓氏大全》、《姓氏詞典》音sàn。金代有散達;元代有散竹解;明代有散惟德,江陰縣丞。

貳、

散姓分布:北京、湖北武漢、襄陽、山西等地均有此姓。

散姓起源:①周文王時四友之一散宜生之後。②西夏人姓。③清時蒙古人姓。

散姓名人:

散八昌,宋時西番使臣,奉使西夏國。

郡望:江夏。

變化:一作〔〕。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