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摯〔 摯 〕
拼音zhì、zhǐ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摯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無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摯姓 起源
摯姓主要源自:妊姓。
出自妊姓,爲夏禹時車正奚仲的後人,以國名爲氏。據《路史·國名紀》載:“摯疇,古之諸侯,後有摯疇氏、摯氏、疇氏。”夏禹時有造車鼻祖奚仲,其後代有居於諸侯國摯疇國,奚仲的後人遂以國名摯、疇或摯疇爲姓,稱爲摯、疇、摯疇氏。又據《姓源》載,孫成遷居摯地後,有摯氏和執氏。
得姓始祖:奚仲。黃帝24子,有12人以封地爲姓。其中妊姓又分出十姓。夏禹治水時,“陸行用車”,並任命奚仲爲“車正”的官職,讓他負責造車,奚仲和一些能工匠共同努力,設計和製造了各種各樣的車,如人推的車、畜拉的車、人坐的代步車、戰車等等。夏邳國國君奚仲即妊姓的後代。奚仲遷邳之後,他的子孫有孽氏、薛氏、且氏、祖氏、奚氏、仲氏、摯氏、疇氏、伾氏、妚氏、李氏。這是奚仲之後,邳地滋生出的最早姓氏。故奚仲爲摯姓的得姓始祖。
摯姓 分布
摯氏,據《通志·氏族略》、《姓纂·八》、《類稿·四二》、《路史·國名紀·六》等載,摯疇,古諸侯國也。周有摯荒。或言帝嚳之後。摯氏爲京兆大族。摯姓望居京兆郡(漢武帝時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爲“三輔”之首。治所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北)。三國魏時置郡名。即爲首都長安直轄區,在今天陝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
摯姓 郡望
京兆郡: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爲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爲太守。唐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金元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民國改順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摯姓 堂號
京兆郡:漢以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爲三輔。魏改建京尹郡,“尹”爲太守。唐以雍州爲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金元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民國改順天府爲京兆地方,府尹爲京兆尹,符合金以前“京兆”之意。國民黨政府成立時廢。
摯姓 姓氏源流
壹、摯(摯)
現行罕見姓氏。今山西之陽泉有分佈。《鄭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引《風俗通》雲:“摯疇,古諸侯國也。見《毛詩》。”《姓氏考略》亦稱:“摯疇,古諸侯國,摯,任姓。”則或以國爲氏,系出任姓。
2、鄭樵又注:“或言帝嚳子摯之後。”相傳帝摯即堯之異母長兄。
3、或言:“奚仲、仲虺之後有摯氏、摯疇氏。”奚仲乃禹臣,爲車正。虺乃仲子,商湯左相,則此係出奚氏?周代有摯荒;漢代有摯恂、摯峻。摯,《姓氏詞典》音zhǐ,又音zhì,姑兼收。
貳、摯(摯)
《姓氏詞典》收載並注此音。其據《風俗通義》注云:“以國名爲姓氏。源於任姓。‘摯,任姓。奚仲、仲虺之後有摯氏。’古摯國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南,奚仲系夏禹臣,其後代仲虺任商湯左相。周有摯荒。晉有摯虞。”一音zhì,亦姓。(按:《漢語大字典》只有zhì一讀,姑兼收以備考。)
三、摯(摯)
摯姓起源:①系自任姓。夏商時侯國有摯疇,爲商左相仲虺之後,即周文王母太任之國(故城在今河南汝南東南),其後有摯氏、摯疇氏、疇氏,見《風俗通》。②系自子姓。帝嚳高辛氏之子摯之後。
摯姓名人:
摯荒,春秋時鄭人。摯虞,晉時長安人,累官太常卿。
郡望:京兆。
摯姓 歷史名人
摯姓古代名人
摯恂東漢,字季直,東漢長安人,行侔曾、閔,學擬仲舒,文參長卿,才同賈誼,誠瑚璉器也。宜在宗廟,爲國楨輔。《高士傳》載
摯峻西漢,字伯陵,指西漢長安人,摯恂的十二世祖。與司馬遷是好朋友,司馬遷做官後,曾寫信讓他求仕進,他回信推卻。隱居在岍山,後來死在那裏,岍人爲他立祠紀念。
摯虞西晉,西晉的著名譜學家,摯虞父摯模曾任曹魏太僕卿。摯虞才學通博,著述不倦,認爲漢末以來天下喪亂,許多世家大族,雖子孫已不能明其祖先的事蹟,辨其家族的由來,於是撰《族姓昭穆》十卷,進於朝廷(《晉書》卷五一摯虞傳)。此書早巳遺佚,人們不能確知其內容了。所謂“族姓”即指世家大族式家族,所謂“昭穆”即父子祖孫的血緣關係,這是現在所知道的當時第一部記載天下土族血緣關係的正式譜牒。因爲它“定品違法”,大概是觸動了一些顯赫的大族,爲人們彈劾。它有沒有成爲官書,人們也不得而知,從晉武奇特詔原諒其“違法”的過失來看,大約是被欽定爲官修譜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