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xun 即可
尋姓 尋氏 尋姓起源 尋姓名字 尋姓名人
尋姓

姓氏尋〔 尋 〕
拼音xún
人口約 1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667 位。
位於縣姓 之後,思姓 之前。

尋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66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尋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尋姓 即可

尋姓 起源

尋姓主要源自:姒姓

姓氏源流

斟鄩氏,以國爲氏。南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辯證》雲:“尋,出自姒姓。夏後(氏)同姓諸侯,曰:斟鄩氏,後爲寒浞所滅,子孫因爲尋氏”。正因亡國,便去邑爲尋氏。《尋氏族譜》記載:“自羿、浞相繼爲亂,子孫失官。有以斟爲氏者,有以灌爲氏者,有以鄩爲氏者。後去邑爲尋氏。參之樂府於音葉徵”。

夏朝從“太康失國”,“羿、浞代夏”到“少康中興”的四十多年中,斟鄩氏曾兩度失國。先是在河南洛陽被后羿所滅;後是在山東濰坊被寒浞之子澆所滅。其後代有以斟爲氏者;有以灌爲氏者;有以鄩爲氏者,後去邑爲尋氏。《史記·集解》徐廣曰:“斟鄩氏,一作斟氏,鄩氏”。

西周有大夫鄩肸、鄩羅。欽定《四庫全書·姓氏譜纂》記載:“斟,斟鄩氏後。漢朝有斟尚,下邽人,四門博士,斟鄩氏後也”。嘉慶七年《元和姓纂》記載:“斟,夏諸侯,斟灌、斟尋氏後,以國爲姓”。

《世本》雲:“斟氏,夏同姓諸侯斟鄩氏之後,以國爲氏;鄩氏,斟鄩氏之後;尋氏古斟鄩氏之後”。

《萬姓統譜》記載:“尋,河南古斟鄩之後,封於尋,與夏同姓。”西晉有御史大夫尋曾。斟鄩國滅亡後,後人將鄩氏的“鄩”字去掉“邑”旁後變成 “尋”,以氏爲姓,作爲本族新的血緣徽志。

“邑”字,據《說文解字》講:“邑即’ 阝’(今也叫右耳旁)”,在漢字結構理論中,代表着國都、城市、土地、國家。“去邑爲尋氏”即表示他們是失去了國家的“尋國人”。從此尋姓便脫穎而出,形成獨立姓而流傳至今。

尋姓 分布

目前,尋姓在全國的總人數大概有8萬左右,分佈在各個地市,山東和湖南是尋姓人數最多的省份,“山東全省尋姓總人數超過12000人,其中金鄉縣尋姓人佔全省尋姓人口的1/3還多,是探索研究山東尋姓族史的重點地區,另外梁山、汶上和費縣是山東尋姓很密集的地區,其餘散居在曲阜、單縣、榮成、濟寧、濰坊、濟南等地的尋姓人大概有4000多。”

尋開基地點幷州(今太原)。其子孫一支遷山西榮河,一支遷往山東粱山縣黑戶廟鄉尋那裏村,一支遷安徽嘉山(明光市)和江蘇盱眙附近,一支遷江西吉水”。爲山西、安徽、山東、江西、湖南尋姓祖先。

山東金鄉輩分尋貴系:昌玉文克廣之子言(延)傳。(昌爲17世)

山東梁山汶上輩分:尋富系 學百德尚儉 萬年長如豐,“百”字是19世,2014年已有第26代如字輩人

湖南瀏陽輩分:(二世起)志達思顏孟 名賢代繼醇 英才逢盛世 道學本先民 孝友傳家澤 詩書啓後人 用能承祖緒 餘慶自長新

95年六修家譜時已經發展到最低派爲“詩”字輩,第二十六代。又新增二十派是:前績昭日月、羣豪貫古今、神州輝煌史、奉獻報國心

山東費縣輩分:(第九代起)思大,嘉春三複克,希化玉景懷,興明增慶廣,中道有之方,宗德延世澤,新緒繼盛昌。

安徽明光輩分:一德自 雙良果文護 仕本鍾林秀 英華翠滿庭 金玉和鳴後 堯天舜世長。

江蘇淮安市盱眙輩分:世德其昌 國家之強 貽善來本 克寶延長

雲南宣威輩分:文天開應日 國大自逢良 太(泰)昌盛世順 倫定必元方

山東曲阜輩分:德士丙建康樂萬年

銅川堡子上和張彎子輩分: 從康熙年代排起,傳承今已經發展到13世。祖聖乃榮典 克益玉(生)文(振) 建功立業 增創博愛

尋姓 姓氏源流

壹、(尋)xú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遼寧之清原,山東之魚臺,東平、沾化,河北之黃驊,山西之太原、臨汾,陝西之韓城,湖北之武昌,湖南之益陽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併收載。其源不一:

1、鄭樵注云:“尋氏,亦作‘’。曹姓,古斟之後。或言與夏同姓。今濰州東五十里尚有亭(當在今山東濰坊西南)。”又,《姓氏考略》注引《廣韻》則雲:“夏同姓諸侯斟氏之後。”且稱:“古代尋氏居住的地點在今河南鞏縣到洛陽一帶。”與鄭樵所注亭,相距甚遠。

2、《姓氏考略》注《路史》雲:“少昊後贏姓國有尋氏。”望出河內。《姓氏詞典》:“與秦同祖的一支,地點在潯陽,即今江西九江。”漢代有尋穆;晉代有尋會;唐代有尋相,劉黑闥將;明代有尋適,洪武初任廣西按察使;清代有尋紹舞,雍正癸丑進士。

貳、(尋)

尋姓分布:臺灣、北京、湖南長沙、衡陽、瀏陽、黑龍江穆棱、山東曲阜等地均有此姓。

尋姓起源:①夏時同姓諸侯斟尋氏(故城在今山東濰縣西南50裏之斟城)後爲寒促所滅,子孫因以尋爲氏。一說系自姒姓,又說系自曹姓。②系自嬴姓。少昊氏之後,嬴姓國有尋氏。

尋姓名人:

尋穆,漢時人。尋紹舞,清雍正癸丑進士。

郡望:河南,河內。

變化:一作鄩。

尋姓 歷史名人

尋姓古代名人

尋曾西晉,字子貢,西晉惠帝時御史大夫。

尋相隋末,隋末山西太原府人,唐大將軍。曾隨隋末劉武周起義,以將略著時。

尋祥甫五代,誥封榮祿大夫,後唐同光二年甲申二月初二日,由江右吉安府吉水縣新江鄉十字路楓梓神,徙居湖南長沙府瀏陽縣北鄉玉田灣。爲湖南尋姓祖先,遷瀏始祖。

尋鑾煒清朝,號管香。山西人,清咸豐壬子科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授職編修,國使館協修,功臣館纂修。咸豐八年戊午科湖南鄉試正考官,爲瀏陽《尋氏四修族譜》譜序。尋掌江南道監察御使,貴州道監察御使,山東道監察御使,禮科給事中任陝西潼關道。著作有《榮河縣誌》共800頁。

尋姓 相關姓氏

尋梁 (尋梁)尋盧 (尋盧)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