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北唐 姓起源,輸入 北唐bei tang 即可
北唐姓 北唐氏 北唐姓起源 北唐姓名字 北唐姓名人
北唐姓

姓氏北唐
拼音běi tá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

北唐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北唐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北唐姓 即可

北唐姓 起源

北唐姓主要源自:姬姓祁姓

唐姓唐姓起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隱士越,屬於以居邑名稱爲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晉有高人越,隱伏於北唐,因氏。漢時有北唐於真治京氏易。”

至於這位叫越的高人因何要隱居於北唐(今山西平陽),既然已經隱伏起來了,又爲何被那麼多的史家所知,就很難考證了。反正,其後裔子孫以先祖隱居之地的名稱爲姓氏,稱北唐氏,後省文簡改爲單姓唐氏,世代相傳至今。

北唐姓北唐姓起源二

源於古西羌族,出自秦、漢朝時期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北唐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爲氏。北唐部落,屬遠古西羌民族的一支,漢、魏、晉、唐時期以“北唐”爲其部族名稱,後逐漸分化,分別融入吐蕃、匈奴以及漢族,時稱北唐族,或北唐氏。

後來,衍居於青海地區的北唐族人大多加入了回回教,其中的一個分支爲著名的昂拉部落,卻改姓爲項氏,其演變過程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北唐姓北唐姓起源三

源於祁姓,出自商王朝時期北唐國,屬於以國名爲氏。商湯時期,有韋國、南唐、北唐等小諸侯國,皆忠於商王室,而且關係密切。在殷墟甲骨文中,有不少關於殷王去唐國田獵的記載,還有“唐國奉殷王命討伐鄰近的長人國、苦方國”的記載。史學家認爲這個“唐國”指的就是“北唐國”(今山西晉陽),當時其國力比較強盛,其境出產駿馬,這在史籍《汲冢紀年》(竹書紀年)中有記載:“北唐之君來見,以一驪馬,是生騄耳。”“騄耳”,就是行速極快的良馬。而位於北唐國南方的南唐國(今山西安澤,一說今山西臨汾)則比較弱小。

在商王盤庚子甸(按盤古王表推算爲公元前1401~前1374年在位,斷代工程認爲是公元前1328~前1300年在位)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而將國號更稱爲“殷”之後,晉南地區成爲殷商王朝的王畿之地,與位於晉中的北唐國關係更爲密切。到了商王武丁子昭執政時期(商高宗,按盤古王表推算爲公元前1324~前1266年在位,斷代工程認爲是公元前1250~前1192年在位),遷封韋國國君劉貢(姬貢)於夏墟(今山西夏縣),亦稱唐國,也就是西唐國,並封其子至韋邑(豕韋,今河南滑縣),成爲子姓韋國。這樣,在商王朝時期山西地區便有北唐、南唐、西唐這三個祁姓的唐國,國君均爲上古賢帝堯(尹祁放勳,唐堯,按盤古王表推算爲公元前2357~前2258年在位)的後裔。

周武王姬發於商末帝子受辛三十二年(按盤古王表推算爲公元前1123年,斷代工程認爲是公元前1046年)滅商立周之時,北唐國隨之滅亡,之後其國人多以故國名“北唐”爲姓氏,稱北唐氏後大多分別省文簡改爲單姓唐氏、北氏,其中唐氏居多,皆世代相傳至今,皆尊奉堯帝爲得姓始祖。

北唐姓 郡望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爲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年,改幷州爲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爲府。民國時期爲市,山西省會所在。

晉昌郡:西晉至北周時期分敦煌郡置晉昌郡,治所在今甘肅安西,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安西縣、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朝時期均屬敦煌郡,唐朝時期又析出爲瓜州晉昌郡。另有一處晉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間的後梁設於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晉陽郡:春秋末期,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始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秦國改置爲晉陽縣,爲太原郡治所,屬太原郡轄屬(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爲太原郡。西漢初年曾經設爲太原國,晉陽爲太原國都,不久又兼置幷州。東漢時期撤掉了幷州,晉陽歸屬於冀州,分置爲恆山、西河二郡,在今陝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晉時期予以擴建。南北朝時期北齊於汾水東岸增築新城,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朝時期以龍山縣爲晉陽,而原晉陽則爲太原。五代時期爲北漢都城。大宋王朝滅北漢後,毀掉晉陽,將其移到幷州至陽曲(今山西太原)。

北唐姓 堂號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爲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年,改幷州爲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爲府。民國時期爲市,山西省會所在。

晉昌郡:西晉至北周時期分敦煌郡置晉昌郡,治所在今甘肅安西,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安西縣、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朝時期均屬敦煌郡,唐朝時期又析出爲瓜州晉昌郡。另有一處晉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間的後梁設於今陝西省石泉縣一帶。

晉陽郡:春秋末期,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始築晉陽城,在今太原西南晉源鎮。秦國改置爲晉陽縣,爲太原郡治所,屬太原郡轄屬(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爲太原郡。西漢初年曾經設爲太原國,晉陽爲太原國都,不久又兼置幷州。東漢時期撤掉了幷州,晉陽歸屬於冀州,分置爲恆山、西河二郡,在今陝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晉時期予以擴建。南北朝時期北齊於汾水東岸增築新城,在舊城增設龍山縣。隋朝時期以龍山縣爲晉陽,而原晉陽則爲太原。五代時期爲北漢都城。大宋王朝滅北漢後,毀掉晉陽,將其移到幷州至陽曲(今山西太原)。

北唐姓 姓氏源流

壹、北唐běi táng

歷史上罕見之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注引《英賢傳》曰:“晉有高人越者,隱伏於北唐,因氏焉。”

貳、北唐

北唐姓起源:春秋時晉有高人越者,隱於北唐,因以爲氏,見《風俗通》。

北唐姓名人:

北唐子真,漢時人,治京氏易。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