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lei 即可
勒姓 勒氏 勒姓起源 勒姓名字 勒姓名人
勒姓

姓氏
拼音lēi
人口約 1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685 位。
位於鎖姓 之後,福姓 之前。

勒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685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勒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勒姓 即可

勒姓 起源

“勒”姓的真正來歷,據有關資料記載,古代遺蹟考證,勒氏家譜的仔細查閱和部分民間傳說;“勒”姓氏出自西漢,悼惠文王劉肥,高祖長庚男,孝惠帝之兄;高祖六年立劉肥爲齊王,“食七十城,都臨淄。”劉肥有七個兒子:劉罷軍、劉將閭、劉志、劉闢光、劉賢、劉印、劉雄渠,孝文帝四年,“皆封列侯”,劉闢光被封爲勒侯。唐司馬貞曰:“勒者,縣名也,漢書作(木)字旁寫個(力)子,屬平原郡,孝文帝十六年復以所封。”後來皇上賜封爲勒姓。

勒姓 姓氏源流

壹、lēi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東之東平、四川之合江有分佈。“勒”作爲姓氏。多音lè,勒之lēi音可能因方音異讀所致。姑收錄以備考。詳見“勒”(lè)條。

貳、

現行罕見姓氏。分佈很廣:今天津之武清,山東之平邑、東平,山西之太原、大同,陝西之韓城,湖北之利川、老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漢族、苗族、傈僳族有此姓。《鄭通志》、《續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歸“入聲”部。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萬姓統譜》雲:“疏勒,西域國名,以爲氏。”疏勒古國故址在今新疆疏勒縣。

2、又據冀州剌史王純“碑陰”注云:“漢渤海有勒氏。”漢代有勒尊;晉代有勒滿;唐代有勒思齊,歷陽人,武后時遊擊將軍;明代有勒璽,成化進士;清代有勒方錡;又有勒之道,康熙壬子舉人。

三、

勒姓分布:山東沂水、河北五蓮、河南洛寧、浙江普陀、江西新幹、臺灣臺北、高雄、北京、山西太原、永和、萬榮、內蒙古蘇尼特右旗等地均有此姓。

勒姓起源:①疏勒,漢時西域國(故城在今新疆疏勒),因以爲氏。②漢時渤海有勒氏。③晉時匈奴屠各部有 勒氏。④羌族姓。

勒姓名人:

勒尊,漢時人,見《印藪》。勒之道,清康熙壬子舉人。

郡望:南郡。

勒姓 歷史名人

勒姓古代名人

勒尊漢朝,漢朝印數。

勒滿晉朝,晉朝的騎督。

勒志敏登仕後,籍歷著政績;山東曹縣勒璽;字荊玉,乙丑年中進士,任主事。

勒思濟唐朝,武則天時期,仕途顯達,李白曾贈詩一首:“太古歷陽郡,化爲洪川在;江山猶茂盤,龍虎祕光彩;特生勒將軍,神力百夫倍。”勒思濟:歷陽人,爲將軍。

勒思恭明朝,明朝的紀狄道。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