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侍
拼音shì
人口約 3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第 560 位。
位於暢姓 之後,招姓 之前。
侍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560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480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391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侍姓 起源
<<史記>><<漢書>>諸典對我侍氏遠祖酈食其及其侍氏的演變,均有詳述
侍氏起源於酈氏,酈氏起源於夏朝,夏禹把黃帝的後代封到酈(即今河南內鄉東北菊潭縣附近),是用封地名作爲姓氏。至秦漢之際,有陳留高陽人(今河南杞縣人)酈食(yi)其(ji),秦末農民戰爭時,助漢劉邦,獻技攻克陳留,被封爲廣野君。其曾孫以酈食其名爲姓氏,即爲食(yi)其(ji)氏。酈食其的曾孫名平,武帝時爲侍中,合官與氏,改“食其”爲 “侍其”氏。《史記》和《漢書》上的酈食其列傳,說明他是一個非常有影響的著名歷史人物。北魏酈道元所著的《水經注》一書曾提到過酈食其有其廟碑:“陽渠水又東流,經廣野君酈食其廟南,廟在山北上”,“舊基尚存,基前有碑,文字剝缺,不可復識。”宋史有侍其稹、侍其曙父子傳(侍其曙,字累升,真宗時舉進士,知登州),又有侍其良器,宋左朝散大夫,其後裔居金陵“侍其巷”。《江南通志》和《江寧縣誌》有文:“......至若才技過人,鄉裏推重者則金陵侍其巷有兩人焉,一名禹,字服之,工詩,一名雲叟,工琴。”李彭聽雲叟琴音,作詩贈之,有“君家建鄴城東頭”之句,經考查,南京“侍其巷”舊址中華門內釣魚臺,現已改名爲“一二三巷”。洎明定鼎,洪武(1368-1398)中,改“侍其”爲“侍”氏,有侍懋遷六河,洪武時舉孝廉,四川綦江縣訓導;侍錦,遷清河,福寧州訓導。
侍姓 姓氏源流
壹、侍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內蒙古之烏海,河北之涿縣,山西之太原、長治,湖北之老河口、監利等地均有分佈。《續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收載。《姓氏考略》注其源:
1、“漢官有侍中、常侍,後人以官爲氏。”(2)“侍其氏改爲侍氏,其族盛於泰縣(按:今江蘇六合)。”明代有侍錦,清河人,正值中福寧州訓導;又有侍懋,綦江教諭;清代有侍朝,乾隆庚辰進士。
貳、侍
侍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侍姓起源:①漢時有侍中、常侍(侍中爲傳旨公卿之官職,常侍爲侍從天子之官職),其後以官爲氏。②侍其氏後改爲侍氏。
侍姓名人:
侍懋,明時六合人,洪武中任四川綦江縣教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