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gu 即可
鼓姓 鼓氏 鼓姓起源 鼓姓名字 鼓姓名人
鼓姓

姓氏
拼音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1469 位。
位於弟姓 之後,蹤姓 之前。

鼓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1469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鼓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鼓姓 即可

鼓姓 起源

鼓姓主要源自:姬姓姒姓

鼓姓起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子夷鼓,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據傳,遠古黃帝時期,將自己的一個兒子夷鼓封於采邑(今北京通州)。在夷鼓的後裔子孫中,有人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採氏;也有人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夷鼓氏,後省文簡改爲單姓鼓氏、夷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鼓氏史稱正宗,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鼓姓起源二

源於姒姓,出自夏禹帝之豕韋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豕韋氏,是夏王朝子姓氏族的同盟部落,以豕(豬)爲圖騰,建有鼓姓國。鼓姓國,故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的東南部,亦稱“豕韋國”。夏王朝末期,商湯乘機滅豕韋部落的鼓姓國,豕韋氏族人殘部遷逃至沫邑(今河南淇縣)居住,繼續繁衍生息,其後裔子孫中有以故國名稱爲姓氏者,稱鼓氏,亦有以居邑名稱爲姓氏者,稱殷氏淇氏沫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今河南省淇縣的雲夢山上有一通元朝時期的《王惲碑》,在碑文中追憶有其事。

鼓姓起源三

源於白狄族,屬於以國名爲氏。狄,是以國爲氏的姓氏,出自參盧氏。狄族的始祖叫做孝伯,又叫做考伯,其族發源於狄成(今山東高青)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後裔,因爲在參盧(今山西高平)居住,所以又叫做參盧氏。其族支亦稱狄族,主要活動於齊、魯、晉、衛諸侯國之間。其後世子孫於是以族名爲自己的姓氏,稱狄氏,史稱其爲“白狄”。白狄族的一支後來在毋極(今河北無極)建立了鼓國,子爵,稱鼓子,史書記載其爲“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到了春秋晚期,鼓國的君主名叫鳶鞮。周景王姬貴十八年(晉昭公姬夷五年,公元前527年)八月,晉昭公派中行穆子荀吳發動攻擊鮮虞之戰,順帶着襲擊鼓國,晉軍統令、公族大夫中行穆子採取了圍而不擊之策,很快鼓國城內糧草耗光,就此輕鬆滅之,還俘虜了鼓國君主鳶鞮。這在史籍《左傳·昭公十五年》中有記載:“晉荀吳率師伐鮮虞,圍鼓。鼓人或請以城叛,穆子弗許……鼓人告食竭力盡,而後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以鼓子鳶鞮歸。”

鼓國滅亡之後,其王族後代以及部分國人中便有以故國名稱爲姓氏者,稱鼓氏,世代相傳至今。後來,該支鼓氏族人有在戰國末期輾轉遷徙進入西南地區者,後逐漸融合於古羌族,成爲今天壯族的先民之一。

鼓姓起源四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鼓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據典籍《周禮·地官》記載:“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聲樂,以利軍強,以正田役。”鄭玄註釋道:“即音聲五聲合和者。”鼓人,是西周時期所設置的官稱,隸屬於地官府司管轄,是專職教習六鼓四金之聲的官吏,後世稱爲“鼓吏”,也就是宮廷王府中掌管和教授音樂的官員。按古制《周禮》的規定,“六鼓”的鼓名與用途是:雷鼓——鼓神祀,靈鼓——鼓社祭,路鼓——鼓鬼饗,鼖鼓——鼓軍事,鼛鼓——鼓役事,晉鼓——鼓金奏。“四金”的金名與用途是:金綽——和鼓,金錨——節鼓,金饒——止鼓,金鐸——通鼓。視以上字面,即可知其鼓、金的作用。鼓,自古以來就被稱之爲“樂之魂”,至今仍是中外各種小、中、大型樂隊中扳定樂律的核心。在今天,不論中、外,鼓樂的等級考覈要比鋼琴的等級考覈要艱難許多,在同等的樂理、天賦、習練條件下,許多人可以考得過鋼琴十級,卻考不過鼓樂六級——所有的國際大師級音樂指揮家,必通鼓樂。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曾仿周制,設有“司鼓中士”,官正二命,下設司鼓下士等,隸屬於地官府。在晉朝時期,改設爲“鼓吹令”,下有鼓吹丞等,掌管音樂鼓吹,隸屬於太常寺。唐朝時期,在九寺之一的太常寺下設“鼓吹署”,掌管皇帝儀仗的音樂鼓吹,設置有鼓吹署令二人,從七品,以下有鼓吹署丞二人,從八品。到了北宋初期,設有“鼓司”,在宋真宗趙恆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改爲“登聞鼓院”,後又改稱“鼓吹局”,在宋徽宗趙佶崇寧初年(公元1102年)又改爲“大晟府鼓案”,此機構後又傳至朝鮮半島,成爲朝鮮政權宮廷的樂制。

古代“鼓吏”多有世襲者,子孫後裔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鼓氏,世代相傳至今。

鼓姓 分布

鼓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以朝歌、毋極爲郡望。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柳州市,陝西省的南鄭市,山東省的樂陵市,遼寧省的調兵山市等地,均有鼓氏族人分佈。

鼓姓 郡望

朝 歌:亦稱殷國、雅歌、沫邑、淇縣、臨淇。殷商中晚期都城。西周王朝建立之後,衛國都朝歌近四百年,春秋時期改爲朝歌邑,屬晉國。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時期朝歌邑屬三川郡。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項羽分魏地析置殷國,都城設於朝歌。西漢初期,於殷國舊址設朝歌縣,屬河內郡。新王莽時改朝歌爲雅歌。東漢時期又復置朝歌縣,漢建安時期年改屬魏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升朝歌爲郡屬冀州,轄朝歌、汲、共、林慮、獲嘉、修武六縣。晉朝時期改歌朝郡爲汲郡,朝歌縣屬之,屬冀州。南北朝時期,劉宋政權改朝歌縣屬司州部河內郡。北魏十七分朝歌西北置臨淇縣,屬林慮郡。東魏天平元年復置朝歌縣,東魏天平二年分朝歌縣北爲魏德縣。北周武帝改義州(今河南衛輝)爲汲郡,治所在朝歌。隋朝時期初年改汲郡爲衛州,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清淇縣和朝歌縣,改置衛縣,改置汲郡於縣治。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爲衛縣鹿臺鄉。五代時期、宋朝時期、金國時期因之。元朝憲宗五年(乙卯,公元1255年)於鹿臺鄉置淇州,衛縣廢爲集,並置臨淇縣;元至元三年(丙寅,公元1266年)廢臨淇縣入淇州。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淇州爲淇縣,屬衛輝府。清朝、民國時期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淇縣因之。1954年淇縣併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制,1986年由屬安陽市轄改屬鶴壁市轄至今。

毋極縣:即今河北省的石家莊市無極縣。春秋時期隸屬鮮虞,魯隱公元年(庚申,公元前722年)大夫毋駭帥兵侵佔極邑(今山東魚臺極亭),極侯出奔燕。燕即封侯於此地(今河北無極),此又稱此地爲極邑,魯隱公二年(辛酉,公元前721年)大夫毋駭又帥兵北侵滅極,更名爲毋極,取其滅極之意。戰國時期歸中山國。秦朝時期建苦陘縣,漢朝時期置毋極縣,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丁酉,公元697年)定名爲無極縣,改毋爲無,即無極至今。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屬正定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置範陽道,轄無極縣,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廢道,無極縣直屬河北省。1949年8月1日無極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4月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無極、藁城合併爲藁城縣,1962年三縣復置,仍爲無極縣。

鼓姓 堂號

朝 歌:亦稱殷國、雅歌、沫邑、淇縣、臨淇。殷商中晚期都城。西周王朝建立之後,衛國都朝歌近四百年,春秋時期改爲朝歌邑,屬晉國。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時期朝歌邑屬三川郡。秦朝末期,西楚霸王項羽分魏地析置殷國,都城設於朝歌。西漢初期,於殷國舊址設朝歌縣,屬河內郡。新王莽時改朝歌爲雅歌。東漢時期又復置朝歌縣,漢建安時期年改屬魏郡。三國時期曹魏國升朝歌爲郡屬冀州,轄朝歌、汲、共、林慮、獲嘉、修武六縣。晉朝時期改歌朝郡爲汲郡,朝歌縣屬之,屬冀州。南北朝時期,劉宋政權改朝歌縣屬司州部河內郡。北魏十七分朝歌西北置臨淇縣,屬林慮郡。東魏天平元年復置朝歌縣,東魏天平二年分朝歌縣北爲魏德縣。北周武帝改義州(今河南衛輝)爲汲郡,治所在朝歌。隋朝時期初年改汲郡爲衛州,隋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廢清淇縣和朝歌縣,改置衛縣,改置汲郡於縣治。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改朝歌殷墟地以西爲衛縣鹿臺鄉。五代時期、宋朝時期、金國時期因之。元朝憲宗五年(乙卯,公元1255年)於鹿臺鄉置淇州,衛縣廢爲集,並置臨淇縣;元至元三年(丙寅,公元1266年)廢臨淇縣入淇州。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淇州爲淇縣,屬衛輝府。清朝、民國時期因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淇縣因之。1954年淇縣併入湯陰縣,1962年恢復淇縣建制,1986年由屬安陽市轄改屬鶴壁市轄至今。

毋極縣:即今河北省的石家莊市無極縣。春秋時期隸屬鮮虞,魯隱公元年(庚申,公元前722年)大夫毋駭帥兵侵佔極邑(今山東魚臺極亭),極侯出奔燕。燕即封侯於此地(今河北無極),此又稱此地爲極邑,魯隱公二年(辛酉,公元前721年)大夫毋駭又帥兵北侵滅極,更名爲毋極,取其滅極之意。戰國時期歸中山國。秦朝時期建苦陘縣,漢朝時期置毋極縣,唐武則天萬歲通天二年(丁酉,公元697年)定名爲無極縣,改毋爲無,即無極至今。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屬正定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置範陽道,轄無極縣,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廢道,無極縣直屬河北省。1949年8月1日無極縣劃歸河北省定縣專區,1954年4月改屬石家莊專區,1958年無極、藁城合併爲藁城縣,1962年三縣復置,仍爲無極縣。

鼓姓 姓氏源流

壹、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浙江之景寧,江西之宜豐,遼寧之清原,山西之太原、忻州、臨汾及雁北地區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注云:“鼓子鳶鞮之後也。白狄別種。今祁州鼓城縣是其地也。”此以國爲氏。(按:鼓國在今河北晉縣。望出博陵。)

貳、

鼓姓分布:北京、內蒙古包頭等地均有此姓。

鼓姓起源:①春秋時鼓國(故城在今河北晉縣),系白狄別種,爲晉國大夫荀吳(即晉偃子)所滅,子孫以國爲氏。亦云,鼓子鳶鞮之後,系白狄別種。②《周禮》有掌鼓吹之官,後以官爲氏。

郡望:博陵。

變化:一作〔皷〕。

鼓姓 相關姓氏

鼓方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