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騰〔 騰 〕
拼音téng
人口約 8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第 474 位。
位於法姓 之後,上官姓 之前。
騰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474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324 |
1995年 | 322 | 1987年 | 306 | 1982年 | 393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騰姓 起源
騰姓主要源自:姬姓。
騰姓起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屬於帝王賜姓爲氏。司馬遷在《史記》中說:“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國語》中記載了黃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據史籍《萬姓統譜》上的記載,相傳四千年前的黃帝時代,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爲四母所生,黃帝分封給他們十四個姓氏,分化成十二個胞族,分別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僖、嬽、依,其中就有滕氏。“滕”字在上古爲“塍”,即田埂的意思。因“滕”與“塍”同音,古人即以“塍”假爲“滕”,取泉水騰湧、水足田廣的膏腴之義。該支滕氏是黃帝后裔十二初始姓氏之一,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氏,與塍氏不分彼此,立足繁衍於古滕州一帶。
古代滕州(今山東滕縣)歷史久遠,七千二百年前就有東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現仍可見新石器時代的“北辛文化”遺址,成爲中華文明最古老的發祥地之一。
騰姓起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四子錯叔繡的封地滕國,屬於以國名爲氏。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滕地(今山東滕縣)成爲商朝氏族的搖籃,史載商朝始祖契的母親簡狄蠶玄鳥(烏鴉或燕子)之卵而生契,《詩經》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故事就發生在該處。據史籍《萬姓統譜》、《廣韻》等的記載,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滅商後的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發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子姬繡(字錯,史稱錯叔繡)於滕(今山東滕縣),建立了滕國,錯叔繡成爲滕國的第一代國君(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在歷史文獻《滕縣誌》中對此有詳細記載。直到戰國中期的周顯王姬扁四十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之弟子偃(戴偃)將兄長驅趕到齊國,以武力取得宋國君主之位,自稱宋王偃。周慎靚王姬定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王偃自立爲王,稱宋康王,史稱宋末君。這位宋康王十分好戰,當時號稱“五千乘之勁宋”,他四處用兵,八方徵討,在期間一舉滅了滕國。在史籍《史記》中記載:“宋康王東伐齊,取五城。南敗楚,拓地三百餘裏,西敗魏軍,取二城,滅滕,有其地。”滕國滅亡的具體時間還有待進一步考證,期望考古的新發現。末代滕國君主稱滕伯,名叫姬文。滕國滅亡後,其王室後裔紛紛外逃,爲了不忘國恥,永懷故土,遂以國爲姓,改姓爲滕氏,從此四處遷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後來爲了避免仇人加害,改爲複姓滕叔氏,也有的改爲滕氏。滕叔氏後來仍舊省文簡化爲單姓滕氏。
該支騰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不分彼此。
騰姓起源三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北周大司空陸騰,主語以先祖名字漢化爲氏。陸騰,爲北周政權的大司空,祖籍爲代北鮮卑拓拔部人,高祖爲拓拔·俟,是北魏王朝的東平王。陸騰就是拓拔·俟的玄孫,以漢姓陸爲姓氏。在陸騰的後世子嗣世系中,在隋、唐之際多有人改以先祖名字爲姓氏,分稱騰氏、滕氏兩支,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騰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姓氏字經常混用。
騰姓起源四
源於鮮卑族,出自十六國時期西燕慕容部叱羅氏族,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爲氏。公元385年,前秦皇帝符堅被殺,而原來前秦統治的區域也劃分爲了很多個小國家。慕容垂反叛後率軍攻打鄴城,符堅的兒子符丕抵抗了很長時間後終於不支,率部退往幷州。而慕容垂也佔領了鄴城,但是此時的鄴城已經被打的稀八爛了,慕容垂覺得繼續留在鄴城還不如退往北方。因此率部北上,在擊敗了其它的鮮卑人後佔領了龍城,定都於此。恢復了“燕”的國號,歷史上稱爲“後燕”,而他的世敵符丕退往幷州後宣佈繼承大統,成爲了前秦國的新一任皇帝。叱羅·悉羅滕歸附慕容垂之後,被後燕國主慕容垂任命爲尚書郎。叱羅·悉羅滕的後裔子孫,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推行的漢化改革浪潮中,有取先祖名字的諧音漢字爲漢姓者,稱滕氏、騰氏,逐漸漢化,世代相傳至今。
該支騰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
騰姓起源五
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沙喇圖魯騰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爲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沙喇圖魯滕氏,亦稱沙喇圖魯騰氏,世居克魯倫(今內蒙古克魯倫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Salatuluteng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沙喇圖魯滕氏多冠漢姓爲滕氏、騰氏、魯氏、陸氏等。
騰姓起源六
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齊克滕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爲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齊克滕氏,亦稱齊克騰氏,滿語爲Cikteng Hala,漢義“箭桿”,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
清朝中葉以後,滿族齊克滕氏多冠漢姓爲滕氏、騰氏、齊氏等。
騰姓 名人明星
騰姓 姓氏源流
壹、騰(騰)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黃驊,山東之魚臺、平度,山西之太原,廣西之田林,貴州之從江,雲南之河口、隴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佈。漢、壯、傣、土家、阿昌等多個民族皆有此姓。《清通志·氏族咯》亦收。《中文大字典》注引《萬姓統譜》雲:“騰本姓滕,避難改焉。今開封有此姓。”漢代有騰是,長樂謁者;又有騰撫,北海相;元代有騰香;清代有騰雲輝,任千總,祀昭忠祠。
貳、騰(騰)
騰姓分布:分佈較廣,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01%。尤以吉林、遼寧等省多此姓。
騰姓起源:①原姓滕,因避難改姓騰。②阿昌、滿、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騰姓名人:
騰霖,漢時人。騰鶚,明時永寧人,嘉靖辛卯科舉人。
郡望:開封。
騰姓 歷史名人
騰姓古代名人
滕文公戰國,戰國時「滕國」國君,公元前599年繼位,乃滕國諸君中史書記載最多之國君滕撫,-,漢順帝時期名將,滕胄,-,漢獻帝時期著名文人,滕胤之父;博學善文,孫權待以賓禮。曾任京兆尹,滕耽,-,漢獻帝時仕吳之「右馬司」,滕胤之伯父,滕胤,-,三國時期吳國人;少有節操,剛成年即娶公主為妻;孫權稱王後,封「都亭侯」;歷任丹楊太守、吳郡太守和會稽太守;孫亮繼位後,出任太常、大司馬,滕延,-,漢桓帝時北海郡人,後來曾任「京兆尹」,有政績,世人稱之為長者,滕牧,-,三國時期吳國人;官至「衛將軍」:其女嫁與吳王孫皓而貴為皇后,滕皇后,-,滕牧之女,嫁與吳國末代王帝孫皓,滕修,-,晉代名將;先任「廣州刺史」,晉為「安南將軍」,封「武當侯」,滕含,-,滕修之孫,東晉大臣;功封「夏陽縣開國侯」;歷任「平南將軍」、「廣州刺史」,滕子豚,-,滕修之孫,滕含之弟,為「交州刺史」,滕恬之,-,滕修之曾孫,歷任「晉陵太守」、「黎陽太守」等,官至「龍驤將軍」,滕峻,-,為「桓溫都護」,滕演,-,晉「祕書監」,滕令琮,-,唐代開元初「國子」「司業公」,滕昌佑,-,五代十國時期名畫家;繼承唐代尚華麗之風,善畫花鳥魚蟲,尤以畫鵝鴨稱,滕宗諒,-,字「子京」,宋代嶽州(今湖南嶽陽)知府,即范仲淹之《嶽陽樓記》中開首曰:『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而廣為人知;,滕茂實,-,字「秀穎」,北宋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