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飛〔 飛 〕
拼音fēi
人口約 5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915 位。
位於營姓 之後,娘姓 之前。
飛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915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飛姓 起源
飛姓飛姓起源一
源於風姓,出自燧人氏後裔朱襄氏,屬於以先祖封號爲氏。朱襄氏,典籍《辭源》中記載:“炎帝的別號”,是燧人氏風姓後裔的一個重要支脈,也是大伏羲氏的一個較大的部落。其活動區域主要分佈在今河南南陽市方城縣和南召縣一帶,靠近帝都象城。伏羲女媧政權初期,朱襄氏部落還相對還比較弱,經過了近千年的發展,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成了大伏羲氏百餘個部落的首領。本書要特別提請注意的是:此炎帝朱襄氏非彼炎帝神農氏,這在史籍《漢書·古今人表》中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在《漢書·古今人表》中除了將“炎帝神農氏”和“黃帝軒轅氏”列爲“上上人”外,炎、黃之前的十九位上古帝王皆被列爲“上中仁人”,其姓氏按歷史時間順序分別爲:女媧氏、共工氏、容成氏、大廷氏、柏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廬氏、沌渾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亡懷氏、東扈氏、帝鴻氏……依照《漢書》中的這個排序,炎帝朱襄氏在上古帝王中不是最早者,但仍然要早於炎帝神農氏。據史籍《綱鑑易知錄·太昊伏羲氏》中的記載:“[綱]:作甲歷,定四時。[紀]:起於甲寅,支幹相配,爲十二時辰,六甲而天道周矣。歲以是紀而年不亂,月以是紀而時不易,晝夜以是紀而人知度,東西南北以是而方不亂……[綱]:以龍紀官。[紀]……命朱襄爲飛龍氏,昊英爲潛龍氏,造甲歷。”其時,朱襄是太昊伏羲氏手下大臣,後被伏羲氏封號爲飛龍氏,與潛龍氏昊英一起受命。朱襄與昊英一起創建了甲歷,即無論時間多久都可以使用的“甲子歷”,甲爲十天干,子爲十二地支,組六十而循環,稱“甲子”。至今,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緬甸、老撾、柬埔寨等許多國家仍然在使用由朱襄、昊英共同創建的這種曆法。
朱襄氏的封號爲“飛龍”,其後裔子孫有以其封號爲姓氏者,稱飛龍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飛氏、龍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比炎、黃二帝的後裔子孫得姓要早得多得多。
飛姓飛姓起源二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裔孫處父,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少典氏第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七代伯翳:伯翳能馴鳥獸,知其話言,事虞夏,初,釆於嬴爲嬴氏、盈氏,以功受皁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於費,是爲大費。大費生子三人: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啓爲鳥俗氏、路俗氏,後裔有孟虧,仲衍;孟虧能述伯翳之業,封於蕭,是爲蕭孟虧,夏衰,孟虧去而鳳島隨焉;仲衍臣於商大戎,其裔曰戎胥軒者,娶酈山氏,生仲潏。仲潏生處父,處父善走,稱爲飛廉。飛廉生有二子:革、季勝。革,即後世所稱的惡來,事從商紂王,後爲周武王姬發所殺。
在飛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飛廉氏,後省文簡化爲單姓飛氏、廉氏,爲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飛姓 分布
飛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九百五十九位,多以河南爲郡望。
飛姓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爲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爲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爲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爲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爲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爲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爲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爲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飛姓 堂號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爲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爲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爲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爲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爲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爲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爲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爲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飛姓 姓氏源流
壹、飛(飛)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山西之大同、運城、臨汾,陝西之韓城,新疆之塔城,雲南之河口、隴川、江川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續通志·氏族略》收載。王符《潛夫論》載:“即蜚氏,贏姓。”
貳、飛(飛)
飛姓分布:浙江上虞、江蘇武進、雲南瀘西、臺灣臺北、臺中等地均有此姓。
飛姓起源:①即蜚氏,嬴姓,見《潛夫論》。②相傳顓頊之裔,商紂諛臣飛廉之後,見《路史》。③相傳爲飛龍氏之後,飛龍氏爲顓頊臣朱襄氏之後裔,見《姓考》。
飛姓名人:
飛衛,周時善射者,見《列子》。飛瀑,明時城固人,永樂中戶部郎中。
郡望:汲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