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ti 即可
題姓 題氏 題姓起源 題姓名字 題姓名人
題姓

姓氏題〔 題 〕
拼音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1410 位。
位於岸姓 之後,怒姓 之前。

題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1410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題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題姓 即可

題姓 起源

題姓主要源自:姒姓

題姓題姓起源一

源於姒姓,出自夏王朝締造者大禹的後代,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按史排源,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竇氏、沒鹿氏、紇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題氏、樓氏、僂氏、婁氏、劉氏、丐氏、雝丘氏、鬱釐氏、孫氏、杷氏。據史籍《姓觹》的記載:“題,源於姒姓,系夏禹的後代。”據史籍《路史》記載,周武王姬發建立西周王朝後,封夏王朝少康的裔孫東樓公於杞邑(今河南杞縣一帶),建立了杞國,以承夏禹之祀。杞國,是中國歷史上自商朝到戰國初年的一個諸侯國,國祚延綿達一千多年,國君爲姒姓,是夏禹的後裔。杞國建國於商朝,其間時斷時續,具體事蹟已不可考。到了西周朝初年,周武王重封少康的裔孫東樓公到杞地,他重新建起杞國。

據史籍《路史·後紀》記載,“杞後析於曹東之婁,故號東樓”,因此,“東樓”是稱號,而非諡號。根據史籍《史記》的記載,杞東樓公是大禹的後代,周武王滅商紂王之後,尋找古聖帝大禹的後代,結果找到了杞東樓公,遂封東樓公於杞,稱杞公,史稱杞東樓公。杞東樓公的生卒年月待考,逝世後傳位於子杞西樓公。之後有史料可考者傳延了二十位國君,直到周貞定王姬介二十四年(楚惠王熊章四十四年,杞簡公姒春四年,公元前445年),杞國被楚國徹底擊滅。成語“杞人憂天”,說的就是這個杞國中的人物。

杞國滅亡之後,這支古老的姒姓族人中產生了諧音的題氏,姓氏讀音作tí(ㄊㄧˊ),其後又分衍出了一支拆字是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姒姓題氏族人皆尊奉杞東樓公爲得姓始祖。

題姓題姓起源二

源於地名,出自漢朝題侯張富昌,屬於以帝王封爵名稱爲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題氏以縣名爲姓。”另有史籍《漢書·功臣表》記載:“有題侯張富昌,或以縣爲氏。”讀音作dī(ㄉㄧ)。

那位山陽人張富昌的“題侯”爵位的確沒有被漢武帝撤銷。畢竟是帝王欽封,其後裔以先祖爵位爲姓氏,稱題氏,世代相傳至今。

題姓題姓起源三

源於匈奴族,出自漢朝時期匈奴族攣提氏大單於冒頓,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漢朝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曾說“匈奴人有名無姓”,而班固則在史籍《漢書·匈奴傳》中卻又說匈奴單於家族的姓氏爲“攣鞮氏”,爲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本書認爲,“攣鞮”原非匈奴的姓氏,而是部落氏族的名稱。發源於陰山以北的高原草地間,“攣鞮”使古匈奴語,義爲“母親”,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深刻烙印。按匈奴習俗,貴者皆從母系稱謂,因此後來以“攣鞮”爲部落名稱,先秦至秦、漢時期仿漢制,族人以部族名稱爲氏。

自秦二世嬴胡亥元年(匈奴攣鞮·冒頓元年,公元前209年),攣鞮·冒頓殺其父頭曼單於之後自立大單於開始,匈奴的單於一般都是由攣鞮氏擔任的,近似於漢王朝的世襲制,不過其不一定是父死子繼,經常是兄終弟及。攣鞮氏一族在匈奴民族中身份最爲尊貴,其次是呼衍氏、須卜氏、丘林氏、蘭氏四大貴姓,常與單於婚姻,例如在漢王朝的和親政策實施後,王昭君一個女兒就叫須卜居次雲。在匈奴部族被漢武帝劉徹手下大將軍霍去病、衛青連續打擊潰散後,攣鞮氏族人中有許多逐漸融合於漢族,有人以原部族名稱的諧音漢字漢化爲鞮氏、題氏、提氏者,後多改爲提氏;還有以王族身份漢化爲王氏、單於氏者;亦有被漢朝帝王賜姓爲劉氏者。

該支題氏的正確讀音仍讀作dī(ㄉㄧ),尊奉冒頓單於爲得姓始祖。

題姓題姓起源四

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契丹貴族耶律·題子,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爲氏。耶律·題子,字勝隱,遼國北府宰相耶律·兀裏之孫,他文武全才,善騎射,工書畫。遼景宗耶律·賢保寧年間(公元969~979年),晉升爲御盞郎君。北宋太宗趙炅太平興國二年(遼保寧九年,公元977年),耶律·題子奉使於北漢政權,具言兩國通好長久之計,其主耶律·繼元深加禮重。宋太平興國九年(遼聖宗耶律·隆緒統和二年,公元984年),耶律·題子率軍與耶律·速撒共同徵討陀羅斤,大破之。

北宋雍熙三年(遼統和四年,公元986年),北宋名將楊業(楊重貴、楊繼業)率軍攻陷山西城邑,耶律·題子與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合軍擊之,畸敗北宋雄州刺史賀令圖所部於定安西部(今山西五臺),授西南面招討都監。宋兵牢守蔚州(今山西靈丘),急召外援,耶律·題子獲得消息後,乘夜設伏兵於道旁。黎明北宋援兵果來,過未半而出擊之;城中宋軍出,耶律·斜軫復邀之。北宋兩軍俱潰,潰奔飛狐峪(今河北張家口蔚縣、淶源一帶北口峪),地隘不得進,被遼軍殺傷甚衆。之後宋將賀令圖復集敗卒來襲蔚州,耶律·題子再戰,破之,應州(今山西應縣)宋軍守將自遁。進入秋季後,耶律·題子率軍進圍寰州(今山西朔縣),他親冒矢石登城,將士們跟着奮勇攻擊,結果宋軍大潰。後來耶律·斜軫在朔州(今山西寧武)擒住孤軍奮戰的宋將楊業,耶律·題子之功居多。楊業在遼營絕食三天三夜而亡。是年冬,耶律·題子復與大遼彰德軍節度使蕭撻凜由東路再次出擊宋軍,俘獲甚衆。後聞北宋大軍屯駐易州(今河北易縣),耶律·題子又率兵準備攻之,但他行至易州境內,卻染暴病而逝。

遼國西南面招討都監耶律·題子是遼國中期的著名將領,在他的後裔子孫中,多有取先祖名字爲姓氏者,漢化稱題氏,單其姓氏讀音作xī(ㄒㄧ)。

題姓題姓起源五

源於蒙古族,主要聚居在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一帶。祖先是元朝宗室,元朝滅亡後改姓題。

題姓 分布

題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以西河、陳留爲郡望。

題姓 郡望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西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爲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陳留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爲汴州陳留郡。1957年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題姓 堂號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西漢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爲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陳留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陳留縣,漢武帝元狩元年改置陳留郡,治所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至民權縣、寧陵縣、西至開封市、尉氏縣、北至延津縣、南至杞縣一帶地區。北魏時期改治到浚儀。隋朝開皇初年廢黜,隋、唐兩朝皆爲汴州陳留郡。1957年併入河南省開封縣。

題姓 姓氏源流

壹、(題)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東之東平,山西之太原、臨汾、運城等地有分佈。漢族姓氏。《中國姓氏大全》收載並注此音;《中文大字典》引《萬姓統譜》亦收。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注引《路史》雲:“東樓公之後。”東樓公乃夏禹之後。《中國人姓名大辭典》載:“(周)武王克殷。求禹之後,得東樓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之祀。”(《中國姓氏大全》稱“爲夏代少康時東樓公之後。”疑其有誤,故不從。)此當系出姒姓。

2、又注:“《漢書·功臣表》有題侯張富昌,或以縣爲氏。”此則系出張姓。或音dī,姑兼收以備考。

貳、(題)

《姓氏詞典》收載並注此音。其注云:

1、東樓公之後(據《路史》)。周武王封夏少康裔孫東樓公於杞。

2、源於姒姓,系夏禹的後代(據《姓解》)。(按:此條與(1)當同,“夏少康裔孫東樓公”豈非姒姓“夏禹的後代”耶?)(3)以縣名爲姓氏。《漢書·功臣表》有題侯張富昌,或以縣爲氏。(《姓氏考略》)

三、(題)

題姓分布:山西絳縣、河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題姓起源:①系自姒姓。夏禹之裔,東樓公之後有題氏。②或以地爲氏,《漢書·功臣表》有題侯張富昌。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