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鈔〔 鈔 〕
拼音chāo
人口約 3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971 位。
位於下姓 之後,早姓 之前。
鈔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971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494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鈔姓 起源
單一淵源:源於女真族,出自宋、金時期金國尼龐古部族大將鈔兀,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爲氏。據史籍《金史》記載:“金代有鈔兀,爲猛安(千戶長)。”鈔兀,女真族,本名尼龐古·鈔兀,公元?~1168年待考,曷速館路人(今遼寧遼陽、海城、大連一帶),著名的女真族金國大將。尼龐古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氏,在金國時期就稱作女真尼龐古部,以部爲氏,原居東北遼陽一帶。在鈔兀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鈔兀”的諧音漢字爲姓氏者,稱鈔兀氏,後省文簡改爲單姓鈔氏,全部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在史籍《萬姓統譜》中對該支鈔氏族人有記載:明有舉人鈔秀、鈔奇、鈔介,俱爲彰德人(今河南安陽),都是鈔兀的後裔子孫。
要注意的是,明末至清朝時期的滿族尼瑪哈氏,滿語爲Nimaha Hala,漢義“魚”,就是金國時期的尼龐古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俞氏、於氏、魚氏、餘氏、勝氏、古氏等。鈔氏族人皆尊奉尼龐古·鈔兀爲得姓始祖。
鈔姓 分布
鈔氏是一個源出女真族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也名列第一千六百九十四位,以鄴郡、西河爲郡望。
今河南省的滑縣周莊、八里營鄉路寨,高平鎮苗邱村、長垣縣丁欒鎮後吳莊、方里鄉周莊、新野縣上港鄉、鄧州市鈔坡、西平縣五溝營、湯陰縣白營鄉張官屯村、安陽縣郭村,安徽省的合肥市、懷遠縣寨頭鄉、徐圩鄉、蚌埠市,山東省的聊城市、莘縣鈔家村,山西臨縣克虎村,陝西省的安康市、佳縣大會坪村、渭南鈔坡村,吉林省的長春市九臺市,黑龍江省的密山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市,香港特別行政區,臺灣省等地,均有鈔氏族人分佈。
鈔姓 郡望
鄴 郡:南北朝時期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所在鄴邑(今河北臨漳)。東魏時期將都城建於鄴邑,以相州爲司州。北周時期再爲相州。北周末期,楊堅摧毀了鄴城,遷州治於安陽,本在今安陽南,隋朝時期移今安陽市。自此安陽亦有鄴城之稱。唐朝時期改相州置郡,治所在安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河南、山東間地。金朝時期爲彰德府。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爲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鈔姓 堂號
鄴 郡:南北朝時期北魏分冀州置相州,治所在鄴邑(今河北臨漳)。東魏時期將都城建於鄴邑,以相州爲司州。北周時期再爲相州。北周末期,楊堅摧毀了鄴城,遷州治於安陽,本在今安陽南,隋朝時期移今安陽市。自此安陽亦有鄴城之稱。唐朝時期改相州置郡,治所在安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北、河南、山東間地。金朝時期爲彰德府。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爲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鈔姓 姓氏源流
壹、鈔(鈔)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河南之盧氏、山西之太原、陝西之韓城等地有分佈。漢族姓氏。《續通志·氏族略》亦收載,初見於《姓苑》,未詳其初源。《姓氏考略》雲:“遼金姓有之。遼有猛安鈔兀,與宋戰。”猛安,即千戶長。
貳、鈔(鈔)
鈔姓分布:陝西、山西平陸、河北隆化、湖南湘潭、安徽懷遠、河南新野、郾城、淮濱、湯陽、滑縣、西平、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鈔姓起源:①見《姓苑》。②遼、金人之姓。今滿、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鈔姓名人:
鈔兀、遼人,見《遼史·徒單克傳》。鈔秀,明時彰德人,正德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