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箴
拼音zhē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688 位。
位於這姓 之後,值姓 之前。
箴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2688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箴姓 起源
1.一出黃帝之子十二胞族之一。
《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爲十二姓:姬、酉、祁、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其中有箴姓,所以此支箴姓直接出自黃帝。
封玄女氏(即天女旱魃)於臨淄(今山東淄博市),封少昊白虎部之君(伏羲少昊後裔)於咸池,同賜爲箴姓。
箴姓後裔有:妘姓的夷、牟、檜、鄅、根牟、逼陽,嬀姓的遂國等。
2.一出春秋官職。衛有大夫箴莊子,主箴規(規諫勸戒),其後裔遂以官命姓。
《風俗通》記載:箴,姓。“有衛大夫箴莊子。”
《元和姓纂·二十一侵》雲:“楚大夫箴尹克黃之後,子孫以官爲氏。”因爲衛國和楚國公族都是黃帝后裔,所以此支箴姓也是源於黃帝。
箴姓 分布
箴姓發源於今山西箴沃一帶,在得姓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基本繁衍生息於此。戰國時,三國分晉,箴姓有因仕宦關係或其他原因進入今河北、河南之地者,而繁衍於祖居地之曲姓則由於種種原因或北徙今山西臨汾一帶,或南遷至今山西、河南間地的陝縣一帶,進而進入陝西。
箴姓 姓氏源流
壹、箴
罕見姓氏。《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據《姓苑》注云:“楚大夫箴尹克黃之後也,主箴規之官,以官爲氏。”《姓氏考略》則稱:“楚大夫箴尹鬥克黃之後,主箴規之官,子孫以官爲氏。”克黃既爲鬥氏。則知此箴氏當系出羋姓。春秋時衛有箴莊子,爲大夫。(按:《中國姓氏大全》注稱:“相傳黃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箴姓爲其一……”此“箴”,《續通志·氏族略》作“葴”。《古今姓氏書辯證》則作“蒧”。姑兼收以備考。
貳、箴
箴姓起源:①黃帝25子得姓者14人,箴姓爲其一。②系自羋姓。楚大夫箴尹克黃之後,主箴規之官,子孫以官爲氏,見《姓苑》。③陳大夫鍼無咎奔楚,爲楚箴尹,因氏,見《姓源》。
箴姓名人:
箴莊子,春秋時衛大夫。
郡望:琅邪,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