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禚
拼音zhuó
人口約 1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第 691 位。
位於郅姓 之後,淡姓 之前。
禚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691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禚姓 起源
單一淵源:姜太公,名望、尚,字子牙,號飛熊,炎帝神農氏第五十一世孫,伯夷第三十六世孫,爲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成王姬誦、周康王姬釗四代太師,他的妻子叫申姜,有十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即姜丁、姜壬、姜年、姜奇、姜枋、姜紹、姜駱、姜銘、姜青、姜易、姜尚、姜其、姜佐,其女兒邑姜即周武王的大王妃。姜太公建齊國後,將禚邑封賞給自己的次子姜壬,後世因稱其爲“禚君”,或“齊禚君”。
在禚君的後裔子孫以及屬民中,後來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爲姓氏,稱禚氏,世代相傳至今,正確的姓氏讀音作zhuó(ㄓㄨㄛˊ)。
禚姓 分布
禚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羣體,禚氏族人現在主要集居地在山東省,在郯城縣新村至今還有“禚氏家廟”。
據臨沭<<禚氏族譜>>記載,臨沭,郯城(碼頭,新村)有一族山東郯城縣新村鄉新村一、二、三村有禚姓5000多人,是個旺族!
在山東省的禹城縣有兩族:一族爲倫鎮禚屯,該村禚氏大概在明朝時自諸城遷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爲很大的家族;另一族爲大程鄉前禚莊。
在山東省的濟南市、平度市白埠鎮禚家村、高密市東注溝鄉曹疃村、泗水市、德州市武城縣、青島市城陽縣、即墨市、濰坊市昌樂縣、臨沂市臨沭縣皆有禚氏族人分佈。
另外,在山東省兗州市也有一族,傳說八代以前從黃河北出來了三兄弟,兗州留下哥倆,另一人去了南方。留在兗州的哥倆後裔以行醫爲生,逐成大家,曾有一先祖在清朝時期做了太醫。現在兗州禚氏是個不小的家族,約有數百人。
在江蘇省邳州市港上鎮東村有一族。
在吉林省的吉林市、長春市、白山市有一族。
在遼寧省的瀋陽市、丹東市、大連市有一族。
在貴州省的貴陽市有一族。
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通遼市、赤峯市有一族。
在臺灣省亦有禚氏族人分佈:2002年,臺灣省的一位禚氏電視製作人,將他在1993年以三十四萬港幣拍得的清朝康熙大帝的坐椅拿到拍賣場,結果被香港賭王何鴻燊以一千三百七十六萬港元標走。
在澳大利亞亦有禚氏族人分佈,是從臺灣省遷出的,祖籍是山東高密。
禚姓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爲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爲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爲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爲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爲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禚姓 堂號
齊 郡:西漢時期先爲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爲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爲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爲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爲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禚姓 姓氏源流
壹、禚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遼寧之清原,山東之昌樂、魚臺、平度,山西之太原、長治、運城,湖北之利川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續通志·氏族略》亦收載,歸“入聲”部。《姓氏考略》注云:“音‘灼’,以地爲氏。《姓考》‘齊大夫采邑,因氏’。望出齊郡。”禚,春秋齊邑,在今山東長清縣境。明代有禚芳,平度人,正德中任南平縣訓導。
貳、禚
禚姓分布:山東新泰、陝西城固、臺灣臺北、高雄、新竹等地均有此姓。
禚姓起源:禚,春秋時齊大夫采邑(故城在今山東長清),其後以邑爲氏,見《姓考》。
禚姓名人:
禚芳,明時平度州人,正德中任福建南平縣訓導。禚釴,明夏莊社人,萬曆八年貢士,任山東臨朐縣訓導,見《郯城縣誌》。
郡望:齊郡。
變化:亦作〔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