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引
拼音yǐ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896 位。
位於劣姓 之後,蔭姓 之前。
引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896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引姓 姓氏源流
壹、引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太原、大同、陽泉、忻州、靈石,湖北之武漢等地均有分佈。漢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轉引《姓苑》亦收載。《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據《路史》注云:“魯後有引氏。”此當系出姬姓。
2、其據《魏書·官氏志》注云:“古口引氏改爲引氏。”(按:今中華書局標點本《魏書·官氏志》無“古口引”,而作“胡古口引氏,後改爲侯氏。”其“校勘記”稱:《廣韻》、《姓纂》、《姓解》,“胡古口引”作“古口引”;《姓纂》卷五、卷六,《辨證》、《氏族略》作“古引”;沈濤《隨筆》五以爲“今本誤衍一‘胡’字”。《疏證》以爲古“胡”、“侯”音通,“氏既改誤,明舊氏必有‘胡’字無疑。”《胡姓考》據本書(按:此指《魏書》)卷九《肅宗紀》,見“胡引祖”,以爲此姓“當爲‘胡引氏’,《官氏志》作‘胡古口引氏’,蓋涉上若口引氏而衍。”今按:氏既改侯,舊氏必有“胡”字之說,如出連之改畢,是樓之改高,土難之改山,屋引之改房,在讀音上原姓與改姓並無關係。諸姓氏書皆無“胡”字,《廣韻》且註明“古”字“公戶切”,豈可爲省文或脫字?疑《志》本作“古口引文”,當時又別作“胡口引”,後人旁註“胡”字,羼入正文。“古口引”既亦作“胡口引”,亦可省作“古引”或“胡引”。故姓氏書或作“古引”,而《肅宗紀》有“胡引祖”,所論很是,與《姓氏考略》所引“改爲引氏”之說不同。《姓氏詞典》稱:“元有引住。”
貳、引
引姓分布:北京、湖北武漢、河北三河、廣東順德等地均有此姓。
引姓起源:①引爲夏時侯國,子孫以國爲氏。亦見《姓苑》。 ②春秋時魯公族之後有引氏,見《路史》。 ③北魏孝文帝時改代北古口引氏爲引氏,見《魏書·官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