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yan 即可
延姓 延氏 延姓起源 延姓名字 延姓名人
延姓

姓氏
拼音yán
人口約 4 萬〔 罕見姓氏 〕
排名523 位。
位於堯姓 之後,自姓 之前。

延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523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454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延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延姓 即可

延姓 起源

延姓主要源自:姬姓

延姓起源一

源自姬姓。據載,春秋時,吳國有公子季札,是吳王諸樊之弟,受封於州來稱爲延州來季子,其後裔有延姓。

延姓起源二

源自古代少數民族姓氏。據《漢書·西域傳》載:“西域亦有延氏。”望出河南。另載,北魏有代北三字姓可地延氏,隨魏孝文帝進入中原後改爲漢姓延姓。

延姓 分布

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延姓祖先奉旨大槐樹下集中遷往: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寧夏、安徽、江蘇、湖北、湖南、廣西、內蒙、遼寧、吉林、黑龍江、山西等地。全國各地都有延姓宗跡,而且有的地方十分集中,比如陝西綏德,山東廣饒縣,山東莘縣西延營村,莘縣相莊村,山西陽城縣潤城鎮,河北遵化雞鳴一村;河北贊皇秦林村、王家坪村等。【雞鳴一村】遵化市雞鳴村是河北地區延姓最大的集中地,目前村民1000多人,延姓人大概佔到80%的比例。據稱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雞鳴一村都是延姓人,直到近代才從臨近村落遷入纔打破了“獨姓村”的狀態。村裏祖廟在抗戰時期被燒燬,據說槐樹直徑都有一米多。

延姓 姓氏源流

壹、yá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河北之圍場、山東之東平、陝西之韓城、新疆之塔城及布爾津、江西之崇仁、雲南之隴川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其源不一:

1、《續通志·氏族略》注引《古今姓氏書辨證》曰:“出自吳公子札,食採延陵及州來,去‘陵’稱‘延’,曰延州來季子,後以爲氏。”此當以地爲氏,系出姬姓。

2、鄭樵注云:“《河南官氏志》:可地延氏改爲延氏。”(3)《姓氏考略》注引《漢書·西域傳》雲:“西域亦有延氏。”望出河南。漢代有延岑、延篤;又有延廣,膠東太守;唐代有延素;明代有延完之,平定人,寧州知州。

貳、

延姓分布:分佈較廣,但人數不多。

延姓起源:①黃帝之臣封逢之第三子延之後,見《姓考》。②春秋時吳國公子札食採於延陵(故城在今江蘇武進)及州來(故城在今安徽鳳臺),故稱延州來季子(一說,延陵季子),延氏宜出於此。③漢時西域有延氏,見《漢書·西域傳》。④北魏時可地延氏後改爲延氏,見《魏書·官氏志》。⑤滿、朝鮮等民族均有此姓。

延姓名人:

延廣,漢時膠東太守,太初三年遷御史大夫。

郡望:南陽、河南。

延姓 歷史名人

延姓古代名人

延廣漢朝,膠東太守,《通鑑注》條:“漢武帝太初三年,‘膠東太守延廣爲御史大夫。

延篤漢朝(公元?年至一六七年),字叔堅,南陽犨人。生年不詳,卒與漢桓帝永康元年。少從唐溪典、馬融受業,博通經傳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師。舉孝廉,爲平陽候相,以師喪棄官。桓帝以博士徵,拜議郎,與朱穆、百邊韶共著作東觀。又徙京兆尹,寬仁愛民,郡人歡戴。以憮梁冀,適病免歸。家居爲教授。後遭黨事禁錮。永康初,卒於家鄉。鄉人圖其形於屈原之廟。篤論解經傳,多所駿正。所著詩、論、銘。書、應訊、表、教、令凡二十篇。

延煦清朝,宗室。字樹南,滿洲正藍旗人。咸豐六年(一八五六)進士,官禮部尚書。工書、畫,尤擅山水。配完顏氏亦精繪事。時有趙、管之目。嘗合作避暑山莊圖,爲藝林珍賞。《八旗畫錄》、姓氏譜》:[宋]延松年,淳熙九年,任蕪湖令。[元]延承直,皇慶元年任武江縣令,建儒林書院於城步砦。[明]延鶴,著《得月樓記》。

延祥明朝,大興人,洪武中任河東運使,有善政。延應翁,樂安人,萬曆間任孝義縣典史,有治行。

延承直元朝,皇慶元年任武江縣令,建儒林書院於城步砦。

延鶴明朝,著《得月樓記》。

延姓 相關姓氏

延丘延寧 (延寧)延州延延延扎延明延陀延陵延州来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