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帖
拼音tiē、tiè、tiě
人口約 7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824 位。
位於角姓 之後,赧姓 之前。
帖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824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帖姓 起源
單一淵源:帖姓,源自元代回回人自取或賜給的蒙古名“帖tiè
木爾”之首音,是標準的“回族姓氏”。元代,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征服了歐亞非地區的一些國家後,大批阿拉伯人和信仰伊斯蘭教的歐亞人也隨之進入了中國,他們中的一些人便取(或被賜給)了統治階級——蒙古族的名“帖木兒”。如“帖木送兒”(哈刺魯人)、“帖睦(木)烈思”(康里人)、“明裏帖木兒”(康里人)。“哈達帖木兒”(康里人)、“完澤帖木兒”(康里人)等。又如賽典赤.贍思丁這樣的中亞布哈拉伊斯蘭血統的大家族中,也有人在回回名後綴上(賜給)了“帖木兒”,如“月魯帖睦(木)兒”,“賽牙胡帖木兒”。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帖木兒”的先祖伯顏(賽典赤.贍思丁之孫)的名下卻赫然寫着“蒙古人”。很顯然,這裏所指的“蒙古人”不是指“蒙古族”血統,而是指自己(布哈拉人)已經成了蒙古大帝國的國民。
當然,在回族帖姓中,也確有極少數改信伊斯蘭教、觸入回族當中的蒙古族同胞。如元代的阿難答卒部歸信伊斯蘭教,其中可能就有帖姓。另外,從西域來的一些回回人本身就有(以音取姓、以名取姓)脫、妥、鐵、帖等姓氏;同時,這也忽略了被征服者阿拉伯人和歐亞穆斯林取了(賜給)征服者——蒙古人名字這一事實存在。對於這部分人,無論如何也不能說他們是“蒙古族”人。此外,由於“帖木兒”還可譯爲“鐵木兒”,故回族中的一部分鐵姓又與帖姓有着一定的關係。
帖姓 分布
帖姓回族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今天河北省寧晉縣、四川省劍閣縣及山西應縣均分部有一漢族帖姓分支。
帖姓 姓氏源流
壹、帖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雲南之通海、陝西之韓城等地有分佈。回族、漢族有此姓。《中國古今姓氏辭典》、《中國姓氏大全》亦收並注此音。《姓氏詞典》音tiě;或音tiè,亦現行姓氏。(按:帖之tiē、tiě、tiè聲調有別,疑爲不同地區方音所致,實爲一姓。)或爲同姓之分族。姑兼收以備考。明代有帖晏,官龍川知縣。
貳、帖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江西之新餘,山西之太原、大同、長治、臨汾、運城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載。或音tiē、tiě,可能因地區不同致使聲調有變,或爲同姓之分族。姑兼收以備考。
三、帖
《姓氏詞典》收載並注此音。其注云:“回族姓。《太平圖話姓氏綜》亦收有此姓。明正德時有龍川知縣帖晏。”《中國古今姓氏辭典》、《中國姓氏大全》俱音tiē;或音tiè,亦現行姓氏。可能爲同姓之分族,致有tiē、tiě、tiè三氏。
肆、帖
帖姓分布:四川中江、安徽淮南、內蒙古烏審旗、江西萍鄉、雲南瀘西、甘肅民樂、山西代縣、廣靈、應縣、河南臨潁、鞏縣、鄭州、鄭縣、洛陽等地均有此姓。
帖姓起源:見《萬姓統譜》。回族亦有此姓。
帖姓名人:
帖晏,明時馬平人,正德中任龍川縣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