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大全 911查詢
輸入姓氏或拼音,例如查找 姓起源,輸入 huan 即可
奐姓 奐氏 奐姓起源 奐姓名字 奐姓名人
奐姓

姓氏奐〔 奐 〕
拼音huàn
人口約 2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1111 位。
位於出姓 之後,速姓 之前。

奐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排名時間排名時間排名
最新1111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手機查看奐姓起源,微信掃一掃頁面右側二維碼。關註後發送 奐姓 即可

奐姓 起源

奐姓主要源自:羋姓姒姓姬姓嬴姓

奐姓起源一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時期楚國西河郡守奐起,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西河郡,因歷史朝代更迭、變遷,按史書記載大致有六種說法:

①春秋時期衛國屬地,在黃河沿岸,即今河南省浚縣、滑縣以及其迤南北一段。

②戰國時期魏國初置,治所設在今山西省汾陽縣,轄地在今山西、陝西之間,黃河沿岸一帶,金國國時期廢黜,後由山西省古槐樹南遷至河南省。

③位於陝西省古同州府地,在今黃河西岸、夏朝初期大禹所居、春秋時期子夏所居、戰國時期奐起爲郡守之地。

④戰國時期魏國屬地,在今河南省安陽市一帶,系出芊姓,楚威王子,公子卓之後裔蕃衍之地。

⑤戰國時期秦國所置,治所在宛縣,在今河南省南陽市。

⑥漢朝時期所置,治所在富昌,轄地包括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察哈爾左翼前旗、陝西省舊榆林府一帶。

按史籍《史記》的記載,奐起,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西河郡守,楚國羋姓公族,權重位尊,其子孫後裔遂以其名字爲姓氏,稱奐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奐氏正宗。

奐姓起源二

源於姒姓,出自三國末期曹魏國末帝曹奐,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曹奐,公元246~302年,字景明,是魏武帝曹操的孫子,三國時期曹魏國的最後一位皇帝魏元帝,公元260~265年在位。曹魏齊王曹芳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司馬懿之子、大將軍,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司馬師廢掉了曹魏國的皇帝齊王曹芳,將僅十二歲的曹髦立爲帝。

曹魏永安二年(公元260年),司馬懿之子司馬昭繼其兄司馬師之後霸掌曹魏廷政,曹髦率宿衛欲誅司馬昭,反爲司馬昭所殺、裁降爲高貴鄉公。之後,司馬昭改立曹奐,是爲魏元帝。曹奐在位時,無可奈何地成了司馬昭的傀儡。曹魏鹹熙二年(公元265年),曹奐爲司馬昭的兒子晉武帝司馬炎取代,被裁封爲陳留王,至西晉惠帝司馬衷太安元年(公元302年)逝世。

不久,西晉王朝爆發了“八王之亂”,曹奐的後裔子孫爲避免禍及,四散遷逃隱居起來,其中有一支改取先祖曹奐之名爲姓氏,稱奐氏,世代相傳至今。

奐姓起源三

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韓國太子韓奐,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韓奐,戰國末期韓王安之子,史稱“韓太子奐”,當時是修魚之邑主。在史籍《正義》中記載:“修魚,韓邑也。”其地在今河南省的新鄉市原武縣。周昱王(周顯王)姬扁三十九年(秦惠文王嬴駟七年,公元前330年),秦軍攻擊韓國,一舉擊破修魚韓軍,俘虜韓國將軍申差。接着設了一個大伏擊圈,將前來增援的趙公子渴、韓太子奐率領的趙韓聯軍擊敗,斬聯軍八萬二千人。

韓太子奐在歷史上就這麼一段記載。在他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奐氏,世代相傳至今。

奐姓起源四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庶長奐,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庶長,戰國時期秦國武將官名,執掌軍權,爲商鞅所制定。周慎靚王姬定五年(秦惠文王嬴駟後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發動了滅巴、蜀之戰,指揮這次大規模戰役的總領爲司馬錯,其副手是個庶長名叫奐,十分驍勇善戰。當時巴國在強大的楚國威逼下已經退至閬中地區,同時又被蜀國攻擊,因此向秦國求援。而秦惠文王剛剛封蜀國原王子煇爲蜀侯,但他乘繼母生病時用毒藥代替醫藥,毒死了繼母。秦惠文王得知後大怒,正好巴國來求援,便令司馬錯率秦軍十萬,一部分迎擊圍攻巴國的楚軍,大部分一舉擊滅蜀國,接着又滅了巴國。那原意是作表面文章的庶長奐,率三萬秦軍去回擊楚軍,意思一下就行了。不料這位庶長奐硬是厲害,他僅率領三萬秦軍就一鼓擊潰了原先攻擊巴國的楚軍,接着連口氣也不喘即攻入楚國境內,連續攻克楚國八座城池,沿途殺了楚國大將景快,斬楚軍兩萬。還是司馬錯趕緊將其召回,否則這庶長奐還不知道要打到哪裏去呢。這在史籍《華陽國志》中有記載:“秦封王子煇爲蜀侯。蜀侯祭,歸胙於王,後母疾之,加毒以進。王大怒,使司馬錯賜煇劍。此兩軍不同也:司馬錯定蜀。庶長奐伐楚,斬首二萬。”

在庶長奐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奐氏,世代相傳至今。

奐姓 分布

奐姓遷徙分佈

奐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以西河爲郡望。

奐姓 郡望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爲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奐姓 堂號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浚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爲準,西岸爲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爲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爲西河郡。

奐姓 姓氏源流

壹、(奐)huà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北京,山西之大同、臨汾,甘肅之舟曲,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佈。漢族姓氏。《續通志·氏族略》收載。《姓氏考略》注云:“召伯奐之後。”周召公奭食採於召(shào),稱召伯。奐,當召公之後。此以名爲氏,系出姬姓。

貳、

奐姓分布:北京、四川成都、山西平陸、廣東化州、雲南鎮雄等地均有此姓。

奐姓起源:周文王庶子召公奭之裔召伯奐之後。亦見《姓苑》。

奐姓名人:

奐忠,明時歸州人,永樂舉人,任知州。

郡望:河東。

熱門查詢
《百家姓》北宋版
百家姓排名:

羿

宿

滿祿

萬俟司馬上官歐陽夏侯諸葛聞人東方赫連皇甫尉遲公羊

澹臺公冶宗政濮陽淳于單于太叔申屠公孫仲孫軒轅令狐锺离宇文長孫慕容鮮于閭丘司徒司空亓官司寇子車

顓孫端木巫馬公西漆雕樂正壤駟公良拓跋夾谷宰父穀梁段干百里東郭南門呼延羊舌微生

梁丘左丘東門西門南宮第五,百家姓終。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