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伊喇
拼音yī lǎ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伊喇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無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伊喇姓 姓氏源流
壹、伊喇
歷史上少數民族姓氏。《續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載。當出自契丹族。本遼部名,入金爲姓,其先乃遼之國族。《列傳》伊喇氏甚衆。或按:《金史·列傳》伊喇氏之族不一而皆出於遼。初,遼五院人伊喇博羅爲準備,任使官。金都統果克中京,遼主西走,留博羅督輜重,被掠。博羅自髡,逃于山林,皇統中闢,博羅之子敬修遼史,於是五院伊喇氏始至;又有伊喇慥,其先契丹裕嚕部人;伊喇底,其先遼橫帳人,二族光復來歸,棄五院橫帳,俱爲遼宗室。三耶律其後皆爲伊喇氏。惟虞呂部之稱伊喇氏未詳。遼後人之入於金者以契丹字書曰“伊喇”,則“耶律”、“伊喇”名異而實同也。又按:金太宗二年,含音襲約尼、扎古雅,走之。後扎古雅率衆降,是三耶律中仍有稱約尼者,則遼後人之入金,不獨耶律、伊喇矣。其後,經元以至於清,融爲滿族,世居三姓地方。爲滿八旗姓氏之一。後或改爲單姓劉、王、肖、李、黃等。三姓,今黑龍江之依蘭縣,“依蘭”亦當“伊喇”之別譯。
貳、伊喇
伊喇姓起源:清滿洲八旗姓。世居三姓。源出遼時移刺部,入金時以部爲氏,至清改譯爲伊喇氏。
變化:①遼時稱移刺,亦稱耶律。②後改姓有劉、王、肖、李、黃等氏。③清正黃旗滿洲馬甲福裏米之妻爲葉勒氏,鑲藍旗蒙古馬甲五達色之妻爲依勒氏,〔葉勒〕、〔依勒〕等似均系伊喇之異譯。
伊喇姓 相關姓氏
伊、伊祁、伊夷、伊奢、伊婁 (伊婁)、伊屠、伊思、伊樓 (伊樓)、伊沙、伊涅、伊璘、伊年、伊祈、伊秩、伊移、伊穆、伊耆、伊蘇 (伊蘇)、伊西、伊邪、伊難 (伊難)、伊博、伊伯、伊佳、伊力、伊嗣、伊拉里、伊勒忒、伊勒們 (伊勒們)、伊勒穆、伊瑪里 (伊瑪里)、伊穆圖 (伊穆圖)、伊爾佳 (伊爾佳)、伊墨特、伊喇塔、伊拉齊 (伊拉齊)、伊拉喇、伊拉哩、伊扎爾 (伊扎爾)、伊思馬 (伊思馬)、伊庫魯 (伊庫魯)、伊奇哩、伊圖默 (伊圖默)、伊塔拉、伊爾庫勒 (伊爾庫勒)、伊克明安、伊萬諾夫 (伊萬諾夫)、伊奇喇斯、伊蘇濟勒 (伊蘇濟勒)、伊勒爾濟 (伊勒爾濟)、伊勒齊勒 (伊勒齊勒)、伊奇爾岱 (伊奇爾岱)、伊嚕勒昆 (伊嚕勒昆)、伊布齊特 (伊布齊特)、伊埒巴爾 (伊埒巴爾)、伊爾根覺羅 (伊爾根覺羅)、伊克埒哈喇、伊伯格勒岱、伊克穆爾哈喇 (伊克穆爾哈喇)、伊埒巴爾-巴約特台 (伊埒巴爾-巴約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