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乙旃
拼音yǐ zhā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無
乙旃姓 百家姓排名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無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乙旃姓 起源
①高車人姓。北魏時高車部有十二姓,第三姓爲乙旃姓。(《魏氏補證》)高車即鐵勒,漢時稱丁零。
②鮮卑人姓。北魏獻帝以叔父之後爲乙旃姓。(《古今姓氏書辯證》)
③柔然(蠕蠕)人姓。(《周書》)
乙旃姓 姓氏源流
壹、乙旃
歷史上代北地區複姓。《鄭通志·氏族略》收載。其源不一:
1、或出自鮮卑之拓跋姓。鄭樵注云:“後魏《官氏志》:獻帝命叔父之裔爲乙旃氏。是爲十姓。見《長孫氏譜》;孝文改爲叔孫。”(2)《姓氏考略》注云:“高車十二姓三曰乙旃氏。”西秦有乙旃音埿,乞伏國仁之將,又爲左相。
貳、乙旃
乙旃姓起源:北魏時高車部(即鐵勒,漢時稱丁零)有十二姓,其第三姓爲乙旃氏。鮮卑人姓。北魏獻帝以叔父之後爲乙旃氏。
乙旃姓名人:
乙旃音埿,東晉十六國時西秦大單於乞伏國仁之左丞相。乙旃達宮,北魏恭帝時人,蠕蠕族,見《周書》。
變化:北魏孝文帝時改乙旃氏爲叔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