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90段 911查詢
911查询三字經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迨成祖,遷燕京十六世,至崇禎。

dài
chéng
qiān
yān
jīng
shí
liù
shì
zhì
chóng
zhēn

三字經總計123段,當前第90 段。 上一段 下一段 三字經全文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

解釋

到明成祖即位後,把國都由金陵遷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傳了十六個皇帝,直到崇禎皇帝為止,明朝就滅亡了。

啟示

明成祖遷都燕京對於防禦蒙古和經營東北,也就是鞏固邊防和維護統一有著重要的意義。

故事

明朝的開國君主是有名的臭頭皇帝——朱元璋。在他小時候就處處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性格來。由於小時候家裏窮,他必須幫人家放牛,一維持生活。在當時,和他一起放牛的小朋友,每個人都很聽朱元璋的話,他就像一個孩子王一樣,有什麼吃的喝的,總是分給大家享用。有一次,朱元璋把自己幫人放的牛,宰了一頭分給大家吃,事後,他還設計了一個謊話,騙過了小氣的牛主人。由此可見,朱元璋從小便是個重義氣,有機靈的孩子。可惜朱元璋因為自小窮怕了,所以當上了皇帝後,很害怕別人會嘲笑他過去的一切。久而久之,疑心病越來越重,尤其是大臣的奏折中常會出現一、一些很敏感的字句,如「作則」讀音和作賊很像,便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因此大臣上奏時無不戰戰兢兢的。這就是明朝初年的「文字獄」。

©2024 911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