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者,七篇止講道德,說仁義。
mèng孟
zǐ子
zhě者
qī七
piān篇
zhǐ止
jiǎng講
dào道
dé德
shuō說
rén仁
yì義
三字經總計123段,當前第50 段。 上一段 下一段 三字經全文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
《孟子》這本書是孟軻所作,共分七篇。內容也是有關品行修養、發揚道德仁義等優良德行的言論。
啟示
孟子,名軻,尊稱孟子,也是我國古代的大思想家、儒家思想的代表。是孔子的三傳弟子,也同樣講仁義道德。
註釋
孟子:孟軻。作《孟子》七篇。 講:講述。 說:宣傳,談論。
故事
《論語》和《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最重要的書籍。而孔子和孟子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學問家,關於他們的故事非常多,因此我們在這裏只舉一個來說。有一次,孔子在教弟子們道理,弟子們照例圍坐在孔子的身邊,年僅二十四歲的增參也坐在其中,他是個自省能力很強的學生,所以孔子很欣賞他。席間,有弟子問孔子:「老師,為什麼您講的道理都那麼復雜呢?」孔子聽完這個問題,看看這為弟子,又望望曾參,然後回答說:「我的道理是渾然一體,而能貫通任何事物的。」說完,便離開了。滿頭霧水的弟子們圍著增參,曾參微笑著回答他們:「老師所說的道理,就是我們能推己及人,一切以誠心最重要。」雖然是簡單的兩句話,但是,真要做好,還不太容易呢!
三字經全文解釋
- 第1段
- 第2段
- 第3段
- 第4段
- 第5段
- 第6段
- 第7段
- 第8段
- 第9段
- 第10段
- 第11段
- 第12段
- 第13段
- 第14段
- 第15段
- 第16段
- 第17段
- 第18段
- 第19段
- 第20段
- 第21段
- 第22段
- 第23段
- 第24段
- 第25段
- 第26段
- 第27段
- 第28段
- 第29段
- 第30段
- 第31段
- 第32段
- 第33段
- 第34段
- 第35段
- 第36段
- 第37段
- 第38段
- 第39段
- 第40段
- 第41段
- 第42段
- 第43段
- 第44段
- 第45段
- 第46段
- 第47段
- 第48段
- 第49段
- 第50段
- 第51段
- 第52段
- 第53段
- 第54段
- 第55段
- 第56段
- 第57段
- 第58段
- 第59段
- 第60段
- 第61段
- 第62段
- 第63段
- 第64段
- 第65段
- 第66段
- 第67段
- 第68段
- 第69段
- 第70段
- 第71段
- 第72段
- 第73段
- 第74段
- 第75段
- 第76段
- 第77段
- 第78段
- 第79段
- 第80段
- 第81段
- 第82段
- 第83段
- 第84段
- 第85段
- 第86段
- 第87段
- 第88段
- 第89段
- 第90段
- 第91段
- 第92段
- 第93段
- 第94段
- 第95段
- 第96段
- 第97段
- 第98段
- 第99段
- 第100段
- 第101段
- 第102段
- 第103段
- 第104段
- 第105段
- 第106段
- 第107段
- 第108段
- 第109段
- 第110段
- 第111段
- 第112段
- 第113段
- 第114段
- 第115段
- 第116段
- 第117段
- 第118段
- 第119段
- 第120段
- 第121段
- 第122段
- 第12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