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幹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shí十
gān幹
zhě者
jiǎ甲
zhì至
guǐ癸
shí十
èr二
zhī支
zǐ子
zhì至
hài亥
三字經總計123段,當前第18 段。 上一段 下一段 三字經全文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
「十幹」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幹」;「十二支」指的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啟示
和「五行」一樣,天幹、地支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但今天,人們除了十二支的生肖記年外,記時已多不用了。
故事
古時候的人,看見天下這麼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覺得太復雜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這五種觀念來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認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關。當時,有個叫鄒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說。他認為作天子的一定要擁有五行中的一德,這樣地位才能穩固。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說皇帝得了土德,因此當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顏色就是黃色。後來,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興起,就是夏朝的禹。「五行」的道理有點復雜,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夠了。「天幹和地支」相傳是皇帝製定的,主要是用來計算年、月、日。以天幹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幹支全部配完了,再從甲子開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五行和天幹、地支,在古代時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三字經全文解釋
- 第1段
- 第2段
- 第3段
- 第4段
- 第5段
- 第6段
- 第7段
- 第8段
- 第9段
- 第10段
- 第11段
- 第12段
- 第13段
- 第14段
- 第15段
- 第16段
- 第17段
- 第18段
- 第19段
- 第20段
- 第21段
- 第22段
- 第23段
- 第24段
- 第25段
- 第26段
- 第27段
- 第28段
- 第29段
- 第30段
- 第31段
- 第32段
- 第33段
- 第34段
- 第35段
- 第36段
- 第37段
- 第38段
- 第39段
- 第40段
- 第41段
- 第42段
- 第43段
- 第44段
- 第45段
- 第46段
- 第47段
- 第48段
- 第49段
- 第50段
- 第51段
- 第52段
- 第53段
- 第54段
- 第55段
- 第56段
- 第57段
- 第58段
- 第59段
- 第60段
- 第61段
- 第62段
- 第63段
- 第64段
- 第65段
- 第66段
- 第67段
- 第68段
- 第69段
- 第70段
- 第71段
- 第72段
- 第73段
- 第74段
- 第75段
- 第76段
- 第77段
- 第78段
- 第79段
- 第80段
- 第81段
- 第82段
- 第83段
- 第84段
- 第85段
- 第86段
- 第87段
- 第88段
- 第89段
- 第90段
- 第91段
- 第92段
- 第93段
- 第94段
- 第95段
- 第96段
- 第97段
- 第98段
- 第99段
- 第100段
- 第101段
- 第102段
- 第103段
- 第104段
- 第105段
- 第106段
- 第107段
- 第108段
- 第109段
- 第110段
- 第111段
- 第112段
- 第113段
- 第114段
- 第115段
- 第116段
- 第117段
- 第118段
- 第119段
- 第120段
- 第121段
- 第122段
- 第12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