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既亡,春秋作寓褒貶,別善惡。
shī詩
jì既
wáng亡
chūn春
qiū秋
zuò作
yù寓
bāo褒
biǎn貶
bié別
shàn善
è惡
三字經總計123段,當前第60 段。 上一段 下一段 三字經全文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
後來由於周朝的衰落,詩經也就跟著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這本書中隱含著對現實政治的褒貶以及對各國善惡行為的分辯。
啟示
我們讀春秋,除了能夠了解當時一般政治和人民生活情況,更重要的是累積前人的經驗,成為自己做人處事的借鑒。
故事
我國最古老的詩集是《詩經》。他的題材很廣泛,包括了社會風氣、生活狀況,還有貧民百姓的感情和思想。分為國風、大雅、小雅、頌四種。在《詩經》中,不僅內容生動有趣,就連所使用的語言也很活潑,這些詩作,是需要大家細心的去品味的。春秋時代,詩的精神已經喪失了,在這個時代中周朝王室已漸漸失去了約束諸侯的力量,孔子看到了這種混亂的情形,心裏很擔憂,於是便作了《春秋》這部書。《春秋》是本對現實的政治做客觀的褒貶,以及對各個諸侯國做善惡行為分辨的書籍。這本書裏有著名的「春秋五霸」,這些諸侯國彼此爭名奪利,戰爭不斷,《春秋》這本書,就是針對他們來做評論的。
三字經全文解釋
- 第1段
- 第2段
- 第3段
- 第4段
- 第5段
- 第6段
- 第7段
- 第8段
- 第9段
- 第10段
- 第11段
- 第12段
- 第13段
- 第14段
- 第15段
- 第16段
- 第17段
- 第18段
- 第19段
- 第20段
- 第21段
- 第22段
- 第23段
- 第24段
- 第25段
- 第26段
- 第27段
- 第28段
- 第29段
- 第30段
- 第31段
- 第32段
- 第33段
- 第34段
- 第35段
- 第36段
- 第37段
- 第38段
- 第39段
- 第40段
- 第41段
- 第42段
- 第43段
- 第44段
- 第45段
- 第46段
- 第47段
- 第48段
- 第49段
- 第50段
- 第51段
- 第52段
- 第53段
- 第54段
- 第55段
- 第56段
- 第57段
- 第58段
- 第59段
- 第60段
- 第61段
- 第62段
- 第63段
- 第64段
- 第65段
- 第66段
- 第67段
- 第68段
- 第69段
- 第70段
- 第71段
- 第72段
- 第73段
- 第74段
- 第75段
- 第76段
- 第77段
- 第78段
- 第79段
- 第80段
- 第81段
- 第82段
- 第83段
- 第84段
- 第85段
- 第86段
- 第87段
- 第88段
- 第89段
- 第90段
- 第91段
- 第92段
- 第93段
- 第94段
- 第95段
- 第96段
- 第97段
- 第98段
- 第99段
- 第100段
- 第101段
- 第102段
- 第103段
- 第104段
- 第105段
- 第106段
- 第107段
- 第108段
- 第109段
- 第110段
- 第111段
- 第112段
- 第113段
- 第114段
- 第115段
- 第116段
- 第117段
- 第118段
- 第119段
- 第120段
- 第121段
- 第122段
- 第12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