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春秋,終戰國五霸強,七雄出。
三字經總計123段,當前第76 段。 上一段 下一段 三字經全文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
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國時期。春秋時的齊恒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國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
啟示
東周時期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前後出現五個霸主,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戰國時期有七個諸侯國實力最強,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註釋
春秋:指公元前七七零年到公元前四七六年這一時期。戰國:指公元前四七五年到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七國止。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七雄:齊、楚、燕、趙、韓、魏、秦。
故事
春秋五霸及戰國七雄,是春秋戰國紛亂時期中,實力較強的諸侯,其中又以齊桓公最受人推崇。齊桓公有個得力的助手,名叫管仲,在齊桓公的戰績中,管仲的功勞是不容抹殺的。不過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管仲在受到重用之前,曾經與齊桓公作對過,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在齊桓公即位以前,他的哥哥襄公曾誤殺了魯國的國君,當時,為了避免遭受連累,鮑叔便帶著公子小白(即桓公)逃到莒國去。而在同時,桓公的兄弟公子糾則在召忽和管仲的隨從下,逃奔魯國。等到事情結束,齊國群龍無首時,桓公和公子糾都想回國繼承王位。結果,公子糾得用機會暗中埋伏,想置桓公於死地,幸好桓公裝死躲過,就在公子糾的戒心松懈下來時,齊桓公趁機進入齊國登上了王位。在鮑叔的勸告下,桓公把管仲請了來,輔佐自己治國,由於桓公心胸寬大,管仲更不負所托,把齊國治理成富強的國家。
- 第1段
- 第2段
- 第3段
- 第4段
- 第5段
- 第6段
- 第7段
- 第8段
- 第9段
- 第10段
- 第11段
- 第12段
- 第13段
- 第14段
- 第15段
- 第16段
- 第17段
- 第18段
- 第19段
- 第20段
- 第21段
- 第22段
- 第23段
- 第24段
- 第25段
- 第26段
- 第27段
- 第28段
- 第29段
- 第30段
- 第31段
- 第32段
- 第33段
- 第34段
- 第35段
- 第36段
- 第37段
- 第38段
- 第39段
- 第40段
- 第41段
- 第42段
- 第43段
- 第44段
- 第45段
- 第46段
- 第47段
- 第48段
- 第49段
- 第50段
- 第51段
- 第52段
- 第53段
- 第54段
- 第55段
- 第56段
- 第57段
- 第58段
- 第59段
- 第60段
- 第61段
- 第62段
- 第63段
- 第64段
- 第65段
- 第66段
- 第67段
- 第68段
- 第69段
- 第70段
- 第71段
- 第72段
- 第73段
- 第74段
- 第75段
- 第76段
- 第77段
- 第78段
- 第79段
- 第80段
- 第81段
- 第82段
- 第83段
- 第84段
- 第85段
- 第86段
- 第87段
- 第88段
- 第89段
- 第90段
- 第91段
- 第92段
- 第93段
- 第94段
- 第95段
- 第96段
- 第97段
- 第98段
- 第99段
- 第100段
- 第101段
- 第102段
- 第103段
- 第104段
- 第105段
- 第106段
- 第107段
- 第108段
- 第109段
- 第110段
- 第111段
- 第112段
- 第113段
- 第114段
- 第115段
- 第116段
- 第117段
- 第118段
- 第119段
- 第120段
- 第121段
- 第122段
- 第12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