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第3段 911查詢
911查询三字經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mèng
lín
chǔ
xué
duàn
zhù

三字經總計123段,當前第3 段。 上一段 下一段 三字經全文 三字經全文帶拼音

解釋

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啟示

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作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註釋

昔:從前。 孟母:孟子的母親。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戰國時代鄒國人。相傳孟子早年喪父,其母為引導兒子學習,曾三次遷徙居處,最後在一所學校旁定居下來。 擇:選擇。 鄰:鄰居。處:相處、居處。 子:即孟子。 機:指織布機。 杼(音柱):牽紗的梭子。

故事

我們都知道,孟子是我國歷史上的「亞聖」,他的學問很好,還收了許多學生,他能有這些成就,全都要歸功於孟母。在孟子小的時候,住家附近剛好是個墳場,每天都會有出殯或掃墓的人,哭哭啼啼的從這裏經過,孟子見了覺得好玩,也學著玩起出殯的遊戲,孟母知道後,決定換個環境。這一次,他們搬到鎮上,沒想到附近住著一位屠夫,孟子又學著屠夫拿著刀子,玩起剁豬肉的遊戲,於是孟母又決定搬家了,因為她知道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他決定帶孟子搬到學校附近。果然,從此孟子便跟其他學生一樣捧著書本,搖頭晃腦的背誦著。有一天,孟子逃學回來,孟母正在織布,她一氣之下,剪破了一片織好的布,然後對孟子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要腳踏實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隨意逃學,就象我剪斷這塊布一樣,前功盡棄了。」從此,孟子便發奮讀書,果然成為中國的大學問家。

©2024 911查詢